为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和科学探索。7月13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圆梦使者”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团(以下称圆梦使者)在南宁市上林县乔贤镇绿浪村小学展开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
团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趣味运动”、“爱国主义教育”、“舞蹈课”等兴趣课程。圆梦使者燕燕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堂有意义的“中国谱系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宣讲课堂,在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科技宣讲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弘扬爱国主义,引导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新时代少年。
“核”你一起,凝“星”聚力
课堂伊始,圆梦使者燕燕向小朋友们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两弹一星’是什么呀?”小朋友们积极回答“核弹!导弹!人造卫星!”小朋友们的热情激活了课堂,圆梦使者燕燕介绍“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依托于核技术,而核技术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老师,哪些是生活中的核技术呀?”一个小男孩举手提问。随后圆梦使者燕燕采用“图片展示+你问我答”形式带领小朋友们认识生活中核技术的应用领域。
大屏上闪过一张张来自不同领域的核技术应用,小朋友们聚精会神的看着,圆梦使者燕燕老师向小朋友们解释,我国核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并在辐照材料改性、辐照加工服务、辐射技术装备、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
“小朋友们上这门课程很热情,他们对科技比较感兴趣”,课后圆梦使者燕燕说到。圆梦使者燕燕还给小朋友们讲述“两弹一星”历史代表人物,从“把生命献给我国核事业”的郭永怀到“我愿以身许国”的王淦昌等等前辈。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科学家们用一生书写了中国科学家的无私与担当。生动的课件内容感染着小朋友们的情绪,圆梦使者燕燕告诉小朋友们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小朋友们要加倍珍惜,小朋友们也表示会记住老师的话。
图为圆梦使者燕燕在向小朋友们介绍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核弹成功的爆炸时间。 陈枷羽 供图
核力筑梦,播种科技希望
课堂有序进行,圆梦使者燕燕用国内首部双碳主题动物萌宠动画片——《核力出奇迹》为案例,以双碳目标为主题的少儿趣味动画片,采取寓教于乐、老少皆宜、生动幽默的方式,力求讲好一个(同心协力保护美丽家园)小故事、说清一个(核能是清洁能源大家庭的重要成员)简单的道理。趣味小视频《泡椒凤爪》以通俗易懂、情景交融的案例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核用途。
科普短剧《“核”力碳达峰,助力碳中和》以小故事现大道理,展现我国核事业发展的自豪与自信。互动视频《核我们一起证明》以科学回应谣言,更正生活中常见的核事业误区,同时呼吁大家加入“双碳”计划,助力减碳低碳。有不少小朋友们表示,核能力量可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图为小朋友们观看国内首部双碳主题动物萌宠动画片——《核力出奇迹》。 陈枷羽 供图
“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
课堂逐渐进入尾声,圆梦使者燕燕引导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不少小朋友写下“热爱祖国”、“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等话,这些都与“两弹一星”精神内涵高度契合。通过圆梦使者燕燕细致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伟大精神的内涵。
此外,圆梦使者燕燕巧妙地运用奖励机制,当小朋友们整齐工整的将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抄写在本子上,圆梦使者燕燕会在小朋友们的本子上盖上“两弹一星”的专属印章。“集印章”的方式激起小朋友们的兴趣,让小朋友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熟读于心,铭记精神内涵。这种互动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两弹一星”精神。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孩子们展示在纸上写下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 陈枷羽 供图
此次实践团开展的“两弹一星”精神宣讲,使小朋友们加深了对科技的认识。“团队为了给小朋友们更好的课堂体验,用实际行动指引小朋友对国家存以敬畏之心开设了宣讲课”课程老师燕燕表示道。团队负责人也表示:“圆梦经历了这么些年的洗礼,从未间断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我们会不断努力,将精神传递下去。”(通讯员 梁冬燕 宁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