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青年传媒中心联合校团委于校内图书馆前广场组织开展“青春热血·医者仁心”无偿献血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号召,缓解临床用血紧张问题,累计吸引全校300余名师生参与,献血总量达8.4万毫升,活动全程由合肥市中心血站提供专业支持。
科学筹备:破除误区保障参与安全
活动筹备阶段,校团委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科普宣传。线上发布《无偿献血科学指南》,从医学专业角度解析献血安全性、适应人群及注意事项;线下在食堂、教学楼等区域设置宣传展位,发放资料2000余份,并安排临床医学院学生志愿者现场答疑。针对部分师生对献血的认知误区,活动特邀合肥市中心血站专家入校举办专题讲座,系统讲解血液采集、储存及临床应用流程,覆盖学生500余人次。
为提升活动专业性,校方提前组织志愿者参与血站培训,重点学习献血前健康筛查、应急处理等技能。活动当天设置登记区、体检区、采血区及休息区四大功能区,配备血压计、血红蛋白检测仪等设备,确保献血流程规范高效。
图为同学在填写自愿献血的申请表。曹雨露 供图
有序实施:细节服务彰显医学特色
上午9时,献血车前排起长队,师生在志愿者引导下分批完成信息登记、健康评估等流程。药学院2022级学生李然首次参与献血,全程耗时约15分钟,她表示:“从登记到采血,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指导,效率很高。”活动现场特设“能量补给站”,提供红糖水、红枣糕及定制纪念品,并安排针灸推拿学院师生为献血者提供艾灸、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有效缓解部分参与者的轻微不适。
据统计,本次献血师生中,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学生占比65%,教职工占比20%。中西医结合学院教师王明哲在献血后表示:“医学教育者应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献血是传递生命希望的直接方式。”
图为两位同学在医护人员陪同下献血。曹雨露 供图
长效机制:公益实践融入育人体系
安徽中医药大学将无偿献血纳入“第二课堂”学分认定范畴,并通过“志愿汇”平台记录服务时长。校团委副书记介绍,近三年该校累计组织献血活动6场,参与师生超1500人次,献血量突破30万毫升。未来计划与合肥市中心血站建立固定合作机制,每学期开展专场活动,并组织学生参观血液检测实验室,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活动结束后,校团委收到多封学生感谢信,其中护理学院2023级学生陈琳写道:“参与献血让我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有了更深理解。”相关推文在校园公众号阅读量达5280次,评论区涌现“毕业前再献一次”“带家人共同参与”等积极留言。
社会反响:专业行动传递科学理念
合肥市中心血站采血科负责人刘敏指出,安徽中医药大学师生对献血流程的配合度显著高于普通单位,尤其是中医应急措施为活动提供了独特保障。本次活动未发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血站对采集血液的质量检测合格率达100%。
图为参加此次活动的医生和学校红十字会同学的合影。梅可 供图
安徽中医药大学团委书记彭程在总结中强调,无偿献血是培养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学校将持续推进“公益+专业”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将医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通讯员 曹雨露 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