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其价值是无法估量、没有限度的。为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4年6月28日至7月26日,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绿色实践团先后前往南通海门、南京金陵驿社区、镇江新金江社区等地,以实地探访、走访参观等形式,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寻江海渊源,扬先贤遗志
2024年6月28日上午,实践团抵达长江边,了解长江入海口的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变化。团队成员分组行动与在江滩上散步玩耍的居民进行访谈。居民们表达了对长江的深厚情感与保护意识,他们讲述了长江水质的历史变迁、渔业资源的减少以及近年来政府采取的环保措施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这些访谈,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长江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更加坚定了投身环保事业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长江边实地走访。王小雨 供图
告别长江边,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开启了一段探寻江海文化的旅程。丰富的展品和多媒体展示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长江与东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地理、气候、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江苏乃至全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博物馆特别设置的“精彩江苏”板块,展示了江苏各地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就与亮点,让团队成员对这片热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在江海博物馆展厅内观看纪录片。陈凯雯 供图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张謇纪念馆。在纪念馆内,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展览、观看纪录片和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度了解张謇先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远见卓识和实践探索,这让团队成员深受启发,势必践行张謇先生“实业救国,教育为本;环境保护,功在千秋”的理念。
垃圾分类齐参与,绿色家园共守护
2024年7月17日下午,实践团依托马群街道金陵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啄木鸟在行动,环保‘驿’起来”环保活动。活动采取家庭组团与亲子互动的模式,精心策划了垃圾兑宝、积分套圈等寓教于乐的游戏环节,引导孩子们参与到“小烟头,大行动”中,激发孩子们对于社区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与责任感,强化他们作为“环保小卫士”的身份认同与自豪感。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各互动区域人头攒动,排队参与的居民络绎不绝,展现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与环保积极性,营造出“人人参与社区建设,齐心守护美好家园”的良好风尚。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吸引了115组家庭踊跃加入,收集到烟蒂5768枚,回收塑料瓶164个。这些数字背后,是社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深切关注与具体行动的真实写照。此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居民们的环保意识,更为推动社区环境美化、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积极力量。
聚焦长江大保护,校地共建谱新篇
2024年7月26日下午,实践团走进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新金江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新金江社区渔文化科普馆,深入了解了长江所面临的一些生态问题,以及近年来长江生态大保护的各类重要举措。渔文化科普增进了实践团成员对于长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长江渔业资源的重要价值,更激发了大家对长江生态保护的深刻思考。
随后,团队成员乘坐渔政执法船巡江,领略长江镇江段的无限风光,观察长江镇江段的保护工作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对如何践行“长江大保护”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学院师生代表还围绕生态文明思想及长江大保护等议题,与护渔队员们进行了座谈交流。护渔队员们热情分享了各自从业以来的护渔经历,以及护渔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通过此次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护渔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对“长江禁渔”政策的背景、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赴新金江社区参观渔文化科普馆。陈璐晗 供图
6月28日至7月26日,实践团先后在长江边、马群街道金陵驿社区、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新金江社区等地深度开展绿色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整个调研活动中,实践活动形态虽各不相同,但都仅仅围绕着“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的这一核心理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写在祖国大地上。一系列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决心。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实践活动的收获和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宣传生态保护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潘巧珍 余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