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21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与‘鹤’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国际传媒学院学生第二支部书记邹宪的带领下走进重庆市江津区中山镇市级重点脱贫村——白鹤村,开展主题为“护‘苗’振乡村,与‘鹤’共翱翔”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以新媒体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从“探寻振兴之途”“重走脱贫之路”“专业赋能发展”三个板块、“支教”“调研”“‘影映夕阳’公益活动”“搭建官方新媒体矩阵”“文旅宣传”五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
重走脱贫之路,感悟奋斗精神
活动之初,实践团成员和当地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青年志愿者共同在白鹤村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了前期工作部署会,并与青年志愿者组成“青年联盟”共同服务乡村,坚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的信念。
实践团成员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深入乡村一线,进行脱贫户走访。据悉,该村曾是市级贫困村,于2021年脱贫摘帽。实践团分别走访了五户重点脱贫户家庭,对国家脱贫攻坚实效有了真切的了解与深刻思考,深刻感悟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驻村干部的精准帮扶、基层人民的奋斗拼搏。
图为实践团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带领下走访重点脱贫户。 李宗雨灿 供图
探寻振兴之途,弘扬实干精神
实践团成员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青年联盟伙伴的帮助下,一同开展了以美育丰富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的丰富课程:普通话推广、摄影基础培训、手工课、暑期安全教育等,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幸福感提升的同时强化五育融合育人的实践效能。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手工课作品。李宗雨灿 供图
此外,实践团还将新媒体专业知识技能积极分享给青年联盟的伙伴,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帮助青联的伙伴从学习理论到独立实操。用一群青年人点亮另一群青年人的方式照亮乡村振兴的更多版图。
专业赋能之旅,践行创新精神
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之能,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精神和担当,不仅面向驻村工作人员、本地青年志愿者以及村民开展新媒体运营、视频制作、视频剪辑等方面的专业授课,还为白鹤村搭建起官方公众号及多个新媒体平台的官方号。同时为白鹤村拍摄制作特色宣传片,助力白鹤村文旅成功跨过从“0”到“1”的宣传门槛。“用脚步探寻白鹤之幽微,用镜头捕捉记录白鹤之美,形成了高质量的文旅宣传片,得到了广大村民群众的点赞和镇委镇政府的高度认可。”白鹤村村委在给实践团的感谢信中如是说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白鹤村拍摄文旅宣传片。李宗雨灿 供图
实践团依托自主项目“影映夕阳”即第十四届“挑战杯”重庆市级金奖项目开展公益活动,为当地七旬以上的老人及金婚夫妇无偿提供服装拍摄照片。将所摄照片打印装裱后给老人们以作纪念,为老人提供情感陪伴以及心愿弥补、用镜头留存他们在人世间精彩一程的承载品。
此外,成员还与青联伙伴一起挨家挨户进行反诈防诈宣传,提升村民防诈意识;以辅导班小朋友为主角拍摄系列假期安全教育视频,强化小朋友的自我保护意识;实践团对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本地青年志愿者进行专访,通过针对性问题深入了解振兴实貌、坚守初心使命,在青联伙伴的回答中笃定自身信念、挺膺青年担当。
实践活动结束后,成员们收获满满、成长颇多。“‘三下乡’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和人生历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当时刻铭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冉莉表示。“乡”约盛夏,走进白鹤。这次宝贵的经历将化作无限的动力,继续引领“与‘鹤’童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中学习、在锻炼中成长、在服务中奉献。(通讯员 李宗雨灿 杨曦)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青联成员及村民合照。 李宗雨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