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理工学院“行走的思政课” 走进店房国防军事小镇

糖炒栗子
2025年04月24日

4月17日上午,保定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联合组织师生代表赴阜平县店房国防军事小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包含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实地参观学习等环节,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融媒体中心、国旗班等学生组织共计45名师生参与。

上午10时30分,在店房国防军事小镇举行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保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德生与店房国防军事小镇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红色文化研究、思政课程开发、学生实践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图为保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德生与店房国防军事小镇负责人签署协议。冯蕊 供图

在装备展示区的中央,一台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墨绿色军用卡车静静伫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孙毅站在车前,目光中满是热忱,指着这台庞然大物向身旁围聚的学生们细致讲解:“大家看,这台解放牌CA10型汽车重达1.5吨,它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凭借自主力量生产的第一代军用运输车,更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孙毅稍作停顿,提高声调补充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型在晋察冀边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日夜穿梭于崇山峻岭间,承担起物资运输的重任,有力保障了边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充分彰显了军民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优良传统,这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铭记。”

图为保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孙毅为学生讲解。冯蕊 供图

在空军装备展示区,思政课教师周倩颖结合运-8运输机的模型,向学生们讲述了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军民共同修建机场的故事。“当时边区条件艰苦,老百姓用石碾子压跑道,用门板搭机库,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周倩颖说。

图为保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周倩颖为学生讲解。冯蕊 供图 

活动现场,学生们分组参观了小镇内的国防教育馆、军事装备展示区等场所。国旗护卫队陈柏宇同学在参观后表示:“看到这些实物展品,让我对课本上讲的晋察冀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特别是了解到边区军民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深受感动。”

保定理工学院学工处副处长刘磊分享了心得:“把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们通过实物、实景来感受历史,这种教学方式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更有说服力。”大学生融媒体中心马海兰同学在发言中说:“今天的参观让我明白了晋察冀精神不仅是历史课本上的概念,更是可以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次实践活动是保定理工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的第三站。该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划将本次活动的影像资料、访谈记录等整理成教学案例,用于新学期的思政课教学。校团委张济平老师表示,未来还将组织更多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鲜活。

图为保定理工学院国旗班学生参观。冯蕊 供图 

在整场活动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们专注聆听讲解的神情。当老师讲述晋察冀边区军民团结抗战的故事时,不少学生都在认真做笔记。这种沉浸式的思政教育,让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可触摸的历史,这正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

活动结束时,师生们在军事小镇广场举行了简短的总结会。保定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高伟洪部长表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创新思政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讯员 高伟洪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