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伊始,万象更新。2025年的第一天,北部湾大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成员”——曾于北部湾大学建校50周年校庆日,2023年12月8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盛大庄严的迎接仪式上,全校近万名师生怀着无上的崇敬,亲手触碰了这面意义非凡的五星红旗。
在迎接仪式上,北部湾大学国旗护卫队(以下简称国护队)担当了升旗及护旗任务。从收到学校即将获赠国旗的消息起,国护队紧急召集队员,根据仪式的设计规划抓紧训练,直到最后圆满完成任务,与国旗一起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一周。
喜讯传来,热血沸腾
2024年12月25日,一个喜讯悄然来到北部湾大学。当天下午,国护队的队员们收到了学校即将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的消息。
“在收到获赠消息时,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激动,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把身边的同学都吓了一跳。因为消息还需要保密,我强忍着心中的喜悦,立即打足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仪式准备的工作当中。”卢伟东是一名大四的学生,曾经作为国护队的一员执行过许多次升旗任务。此次迎接仪式,护旗经验丰富的他也收到了归队执行任务的消息。
对每一位执行过升旗、护旗任务的国护队队员而言,天安门广场是一片心中的圣地,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是眼中最耀眼的红光。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是学校无上的荣耀,收到消息的队员们人人热血沸腾,立马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中。
顽强奋斗,攻坚克难
12月26日,国护队正式开始训练。为圆满完成此次迎旗仪式任务,国护队遴选了33名队员,其中19名执行仪式上的升旗及列队任务,2名作为代表接收天安门广场国旗及证书,其余12名队员负责展示国旗,并护送国旗走遍整个仪式会场,让每一位在场师生都有机会亲手触碰这面意义非凡的国旗。
参与此次任务的还有已从国护队退任、但收到召集后立马归队投身训练的8名退任队员,对他们而言短时间内恢复状态不是容易的事情。“在行进的时候,我们的频率和新队员经常会不一样,上下主席台时队伍不够整齐,全程保持举旗也很考验耐力。”退任队员王国俊描述了训练之初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我们作为老队员,去适应新队员的频率会更快一点。通过反复调整上下台阶的步幅、增加训练量,我们后面也慢慢克服了这些问题。”
入选此次任务的队员中,有8名是大一新生,紧张的护旗训练与艰苦的新生军训重叠在一起,给本就经验尚浅的他们带来不小的挑战。大一的新队员孙洪涛感慨道:“比较大的困难是在短时间内学习很多新的动作,并且要保证元旦当天万无一失地完成好,这让我感到很有压力,训练彩排时很多动作都是在不停地反复中才慢慢找对感觉、找到默契。幸运的是军训教官很理解我们的任务,让我们国护队的大家能够一起并肩作战,有时大家会一起排练到凌晨,这也是一种无法复刻且令人难忘的幸福感。”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队员们依然顶住压力刻苦训练。他们扛着专为此次仪式训练制作的巨幅旗帜,在训练场和田径场上来回踏步了无数次,反复推敲完善仪式中每个流程的细节,从行进的路线、步调的规划,到举旗的高度、列队的时机,无一不追求完美的效果。训练虽艰苦,这支跨越四届队员的护旗队伍却愈发变得动作整齐划一、步伐强而有力。就在队员们紧张加练的时候,这场仪式最受瞩目的“主角”飘然而至。
触摸荣耀,心怀光辉
12月27日,校党委书记徐华蕊代表学校前往北京接受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的天安门广场国旗,签署《国旗赠予协议》,郑重承诺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爱护好、管理好、使用好这面珍贵的国旗。12月30日下午,这面意义非凡的国旗出现在了国护队成员的面前。
国护队现任队长刘朝事后回忆道:“第一次接触这面国旗时,我首先触摸到的是国旗木盒,抱上木盒的那一刻感觉沉甸甸的。亲手触摸国旗时,我感到深深的自豪,觉得这是一份责任、一份荣耀,是北部湾大学的荣耀,更是国旗护卫队的荣耀。回忆起第一次升旗前生怕会出错,紧张到睡不着觉,但又因为被选上执行任务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归属感。触摸这面国旗,又唤起了我心中的这种感受。”
亲手触摸这面荣耀的国旗,队员们心中的激情再次澎湃,誓要呈现最完美的迎接仪式。国护队与校团委的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仪式的准备中,等待那光辉时刻的到来。
运河之畔,共迎国旗
2025年1月1日凌晨5:00,国护队队员们各自从床上爬起,抓紧时间洗漱、用餐、穿戴礼服,为3个小时后的仪式做准备。晨光还未洒向大地,空气中笼罩着薄雾,在昏暗的西区田径场上,肩负任务的国护队队员早已集合完毕。他们神采奕奕的眼中倒映着整片场地,看着人群由稀疏到人头攒动,“强国有我 挺膺担当”八个大字逐渐清晰,第一抹朝阳越过高高的屋檐射在旗杆上。随着一阵掌声雷动,仪式正式开始。
“请国旗护卫队,出旗!”执行升旗任务的队员们应声而动,踏着铿锵的步伐走向升旗台,在《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歌声中将国旗缓缓升起。负责将国旗升起的队员马铭阳表示:“与以往的升旗任务相比,此次升旗让我感到更加庄重严肃,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作为一名升旗手,在国旗升起的瞬间我觉得无比庄重和光荣,我认为这是作为一名升旗手、一名中国人至高无上的荣耀和骄傲。”随着歌声结束,国旗稳稳地停在旗杆顶端。
“请徐华蕊书记将国旗和证书交接给国旗护卫队!”两名队员郑重接过装着国旗的木盒及证书,面向朝阳升起的方向,向全场展示。“从徐书记手上接过旗盒,我感受到的不仅仅国旗与盒子的重量,更是使命和责任担当。旗盒不算特别重,但长时间端住也不容易。在仪式的全过程中我都提醒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和敬畏之心,我想其他队员也与我一样,在难以坚持的时候,是信仰的力量将我们拉了回来。”仪式上负责接收旗盒的队员叶莉亚回忆道。
“请国旗护卫队,展示国旗!”来自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隆重登场,护旗手们在主席台上将长5米、宽3.3米的国旗展现在全场人们的眼前。随着婉转的《我和我的祖国》奏响,队员们高举国旗走下主席台,走进人群之中。“我们高举着天安门广场国旗从人群中走过,看着大家热情地高举双手触摸国旗,我仿佛能感受到每一颗心在与国旗同频共振。”执行护旗任务的队员卢伟东说道,“我紧紧握住国旗的一角,感受着它的分量,周围的掌声和欢呼声使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那是我们国家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缩影。”
绕场展示完毕后,国护队的队员们回到主席台前,簇拥在国旗两侧,聆听了国旗下的思政课以及师生代表发言,与全场嘉宾和师生齐声高唱《歌唱祖国》,此次迎接仪式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弘扬爱国主义,讲好大思政课
“成立和培养国旗护卫队,不仅仅是为了执行好升旗任务,更是为了作为示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与国旗相关的各类活动中讲好‘大思政课’。”校团委负责人张飞表示,“学生加入国旗护卫队,日复一日地完成每一次光荣的护旗升旗使命,了解国旗背后的历史意义,心中对党和国家的崇敬之情便会愈发深厚,这是课堂教学难以教授给他们的。”
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潘爱婷提到:“国旗护卫队自成立以来就是一支既有战斗力又有青春活力的队伍,除了日常训练和执行任务以外,团委组织的外出实践活动他们也都积极报名参与,到崇左、百色、凭祥、东兴等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了解红色历史,见证祖国发展;还会到小学、幼儿园为小朋友举行升旗仪式,分享在实践中的所见所感,这也助力了青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
校团委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此次迎接天安门广场国旗工作中,除了国旗护卫队以外,还有来自各团属学生组织的骨干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一名参与工作的学生骨干志愿者说道:“虽然时间很紧、工作量大,加上和期末考试时间有点重叠,其实还是比较辛苦的,但是一想到学校获得了这么大的荣誉,就感觉非常自豪,自己能为这项工作出一份力也就觉得很值得了。”
图为近万名师生现场全景图。孙浩源 供图
图为国旗护卫队手举天安门广场国旗穿越人群图。周晟旻 供图
图为北部湾大学党委书记徐华蕊将国旗和证书交给国旗护卫队。李倩芸 供图
图为北部湾大学国旗护卫队队员与天安门广场国旗合影。文欣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