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女书千年藏,江永非遗今朝扬

慢走
2024年08月30日

在全球化浪潮与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瑰宝,其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武昌工学院校团委“书湘遗韵队”一行,自7月2日至7月8日,深入湖南省江永县,聚焦当地独有的文化瑰宝——女书,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传承活动,旨在揭开这一神秘而独特文化现象的面纱,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女书,这一源自江永县上江圩镇的独特文字形式,以其宛若窈窕淑女的字形和“传女不传男”的传承方式闻名于世。它不仅承载着古代女性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心声与抗争,更被誉为“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此次“书湘遗韵队”的探访,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深入挖掘女书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促进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首站抵达江永县女书生态博物馆。在这座历史的长廊中,他们近距离观赏了珍贵的女书古籍,每一笔一划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过往的岁月与故事。通过博物馆讲解员的详细解说,成员们对女书的历史背景、书写特点及文化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外,他们还有幸与女书传承者们面对面交流,聆听她们讲述女书背后的传奇与温情,感受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

图为“书湘遗韵队”成员聆听女书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林友智 供图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女书,团队拜访了著名女书专家周硕沂之女周荆儿。她不仅给成员们讲述了女书的起源与历史故事,还分享了其父周硕沂在传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讲述了自身深受父亲的影响,对内与江永本土艺术家共同创作女书艺术作品,对外积极传播女书文化。通过与她的深入交流,成员们了解到,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女书传承人们始终坚守着对女书文化的热爱与信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除此之外,周荆儿女士还向成员们展示了女书的书写与演唱技巧,成员们也跟随她的脚步,学习吟唱女书、书写女书,尝试用女书字体来书写自己的名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女书文化传承的艰辛与不易。这一体验,不仅让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成员们心中生根发芽,更激发了他们对于保护与传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深切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为“书湘遗韵队”成员体验女书书写过程。林友智 供图

为确保此次探索全面性,团队将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在江永县当地进一步了解当地关于女书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措施。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对江永县女书保护现状展开了调查。成员们在江永县的街头巷尾寻找那些蕴含着女书元素的生活细节。通过走访发现,在一些商铺的招牌、墙面的装饰乃至居民的日常用品中,都能发现女书字体的巧妙运用。这些不仅是商业宣传的一部分,更是女书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向更广阔舞台的象征。由此看出,女书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生生不息。

在调研问卷过程中,团队询问了当地群众对于女书文化的了解程度、学习女书的途径与动机、参与女书文化传承活动的频率等基本信息。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女书文化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如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一代兴趣缺失、资金短缺等问题。最后,团队还收集了受访者对于女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与期望,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图为“书湘遗韵队”成员在当地景点进行问卷调查。林友智 供图

为进一步推广宣传女书文化,“书湘遗韵队”还计划制作一系列宣传视频和博物馆讲解视频,设计女书特色IP形象,制作相关文创产品,并通过直播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传播。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提升女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当地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讯员 杨思航)

图为“书湘遗韵队”成员在女书生态博物馆合影。林友智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