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探访湖口草龙,传承非遗项目

kiki
2024年09月25日

7月9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红心育心,筑梦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去到了流泗镇湖口草龙传习所,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化身“新媒人”,感受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文化价值的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弘扬时代精神。

匠心独运,非遗之光闪耀古今

湖口草龙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件瑰宝,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政府工作人员带领下,实践队队员拜访当地非遗——湖口草龙第四代传承人喻远莉。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穿过几条狭窄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终于来到了草龙传习所。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院,院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草龙制品,从栩栩如生的龙头到精致细腻的龙鳞,无不彰显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喻老师身着一袭素雅的衣裳,面带微笑地迎接了大家的到来。她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各种形态的草龙,从湖口草龙的历史渊源、发展情况、非遗传承等方面介绍了悠久的草龙历史,接着详细介绍了从选材、晾晒、编织到最终成型的每一道工序。在讲解过程中,喻老师还不时拿起手中的工具,亲自示范如何挑选合适的稻草、如何编织出紧密而富有弹性的龙鳞。在喻老师介绍下,队员们表示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也深刻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彰显青年人的担当。

图为草龙第四代传承人喻远莉老师给实践队员介绍草龙历史。晏梦豪 供图

亲身体验,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在深入了解了草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草龙的精湛工艺之后,喻老师带领实践队员感受已经编制好的龙头、龙身、龙须、龙鳞,并且为了让大家体验草龙的编制过程和独特魅力,现场指导实践队员编制了工序较为“简单”的龙鳞,给队员上起了大师课,鼓励队员们用心感悟,享受体验过程。起初,实践队队员们显得有些生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队员逐渐掌握了编织的技巧,手中的龙鳞也变得越来越精致。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不仅体会到了编织的乐趣,更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不易与珍贵。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宝贵的经历铭记于心,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喻老师带领实践队员编制龙鳞。晏梦豪 供图

创新引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在访谈环节,喻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草龙文化传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她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她坚信只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草龙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还透露,目前正在尝试将草龙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草龙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通过这一创新举措,草龙文化不仅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还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草龙作为湖口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带着文化上的精神输出,更是因为其商业价值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喻老师在访谈过程中谈到,非遗传承要做到文化和商业双发展仍需要突破传承困难、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目前湖口草龙的传承仍然任重而道远,她会尽全力将这项传统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草龙传承人喻远莉合影。刘美琴 供图

湖口草龙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相信日后定会以崭新姿态屹立文化之林。此次活动使实践队对非遗的传承,困境与机遇有了更切实的了解。实践队队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担当意识,用好时代优势,争做弘扬传统文化“新媒人”,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好非遗的守护者!(通讯员 钟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