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师心筑梦”实践团的8位团员在2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紧随杰出校友、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的卓越足迹,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新屯街道中心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地调研当地教育发展情况,体悟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实践团的老师们准备了精彩丰富的课程,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为孩子们种下希望的种子,架起通向“大山外”的桥梁。
《沂蒙山小调》悠扬新屯,红色基因童心传承
实践团成员顾高冉同学在望谟县新屯街道中心小学带领孩子们学唱临沂经典民歌《沂蒙山小调》。顾高冉同学首先向孩子们讲解《沂蒙山小调》的特点和演唱技巧,随着轻快而又深情的旋律响起,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成员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着歌曲背后“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图为实践团成员顾高冉教授孩子们《沂蒙山小调》。高和 供图
《上春山》唱响贵州情,布依文化焕新彩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望谟县新屯街道中心小学,一首贵州本土歌曲《上春山》悠扬响起,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更连接着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共同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布依风情画。
随着飘扬的歌声,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换位游戏。这次,孩子们化身为“小老师”,用他们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声音,教授着布依族的日常用语。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也让实践团的成员们有机会深入体验布依族的魅力,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为孩子们教授实践团成员布依族的日常用语。高洪凯 供图
篮球场上童真飞扬,展体魄活力
阳光正好,成员们与孩子一同走出教室,在布依文化广场和孩子们开展了一场活力四射的篮球友谊赛。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双方运动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充分发扬“团结友爱,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你追我赶,双方运动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实践团成员高和不禁赞叹:“这默契,这速度,咱们大人也得甘拜下风!”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打篮球。顾高冉 供图
布依古寨文化深体验,共绘民族风情新画卷
赛后,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做起了小向导,带领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望谟县新屯布依古寨。小向导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糠包的由来,那些色彩斑斓的小布包,不仅承载着布依族人对生活岁岁平安、五福临门的美好祈愿,更用匠心独运的艺术形式,在一针一线中诉说着民族的故事。
图为孩子们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望谟新屯古寨。鲁好雨 供图
寻榜样之路,筑楷模之梦。实践团成员彭思远感触良多:“我们在看到布依族的民族文化后更加深刻了解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赓续历史文脉,以时代精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成员们表示,跟随时代楷模刘秀祥的脚步,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将持续和当地的同学们保持联系,以期开展后续的公益活动,助力乡村儿童成长。(通讯员 彭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