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在“健康中国2030”持续推进、青年健康问题频发的背景下,扬州大学医学院“国医少年”实践团队,敏锐察觉到“新中式养生”在青年群体里的火热态势。怀着对中医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中医文化的热情,团队成员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围绕中医、食疗药膳、养生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助力传统养生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守护青年群体的健康。
从"脆皮青年"到"钢筋铁骨":一场关于健康的青春对话
在盐城市东台溱东镇中学的宣讲现场,团队成员以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三连发问引发共鸣:“现在很多人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有没有什么不用吃药,通过日常饮食就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方法呢?”“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注重养生了,都想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有没有既美味又能养生的食物呢?”这些问题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大家纷纷陷入思考,热烈讨论起来,也由此巧妙地引出了本次宣讲的核心主题——“药膳”。 图为实践队志愿者为同学宣讲。崔博雅供图
当今时代,药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体现,既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具备贴合现代生活的实用价值。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药膳背后的文化,团队成员从“中医药食补的理论来源与历史”展开讲述。中医药食补起源于古代,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历经数千年依旧熠熠生辉。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理论运用到食物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具备“四性”“五味”,以此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药食同源”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它指出许多食物与药物并无绝对界限,中药与食物同时起源、相互交融。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抽象概念,团队成员以中国传统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为依据,深入解读了“药食同源”的定义,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然而,古代的理论知识往往晦涩难懂,如何让它与当代青年的生活紧密相连呢?团队成员巧妙地结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药膳的原理与应用。她强调,药膳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日常饮食的养生智慧。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和实物展示,同学们了解到如何通过简单的食材搭配,制作出既美味又养生的药膳。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些实用的养生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生活处处有本草:从认知认同到实践自觉
在介绍完“药食同源”这一核心概念后,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的思维被彻底点燃,大家纷纷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家常菜,意识到原来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背后竟蕴含着大学问。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食补小故事。一位同学回忆道:“我爸爸白头发很多,别人看了,还以为是我爷爷呢。我妈知道了,赶紧让我爸吃黑芝麻,果然,不出一个月,白头发就少了很多。”这一真实的生活案例,正是食补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动体现,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养生的实用性。
图为同学们分享自己关于食补的见解。崔博雅供图
除了分享食补故事,实践团还结合冬季的气候特点,为同学们介绍了几种适宜冬季的膳食搭配,如香甜暖身的红枣桂圆茶、营养丰富的萝卜炖羊肉等。这些食谱所用食材均为寻常之物,却能烹饪出美味又营养的佳肴。实践团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合理饮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丰富。
青春版养生图鉴:传统文化滋养时代新人
在活动总结环节,实践团围绕新中式养生展开了更为深入的阐释。实践团着重强调,新中式养生的核心就在于将传统养生智慧进行现代化应用,并且热情展示了如今新中式养生体系里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相互交融的显著特征。就拿现代化养生体系来说,它既传承了中医 “子午流注” 生物钟理论,又巧妙引入睡眠监测手环、健康管理App等数字化工具,让养生变得更加科学、便捷。在健康干预方案里,八段锦锻炼与脑电波放松训练形成组合模块,中药足浴与体感温度调节技术实现协同增效,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奇妙火花。
这场中医宣讲活动成效显著,使同学们对传统养生理念有了全新的认知。实践团通过系统讲解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四时调摄的养生原则,让不少学生开始关注作息节律与自然周期的契合,纷纷尝试将晨起八段锦、穴位按摩等传统养生法融入校园生活。活动成功改变了部分同学对中医的刻板印象,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药食同源、治未病等理论并非陈旧观念,而是能紧密结合现代生活的科学健康管理方式 ,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生活的新大门。
图为宣讲结束后志愿者与同学们的合影留恋。崔博雅供图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交织的养生新图景中,"国医少年"实践团队的行动为中医文化传承提供了青春注解。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新中式养生或将形成双向赋能的发展路径:一方面通过校地合作建立常态化科普机制,将节气药膳课程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依托医学院专业力量深化药食同源物质基础研究,构建适应现代青年体质的养生方案库。未来,当AI体质辨识系统与古籍方剂数据库实现智能匹配,当可穿戴设备能实时解读经络传感数据,传统养生智慧将真正形成"古方今用"的闭环生态。(通讯员崔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