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举办采芹杯诗词大赛,传承文化诗词经典

邱文娜
2023年04月11日

中国青年网成都3月30日电(通讯员 邱文娜)2023年3月26日晚上七时,第六届采芹杯诗词大赛在成都大学学生活动中心103演播厅举办,拉开了诗词类比赛的序幕。此次诗词大赛以“传承文化经典,挺膺担当向未来”为活动主题,由共青团成都大学委员会主办,校学生会宣传交流部承办。

据悉,成都大学采芹杯诗词大赛已连续举办至第六届,为此次比赛能够成功且顺利举办,负责采芹杯活动的相关社团和部门不仅准备了初赛考核、复赛答辩,而且在成都大学新空间的点位上还进行了相关宣传,为此次活动提前预热。16位选手通过初赛笔试过关斩将,于复赛答题争分夺秒,通过火眼金睛披荆斩棘成功晋级决赛。

图为采芹杯决赛现场,演播厅103前排座无虚席,只有少量空座,同学们对此次比赛热情度甚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文娜 供图

此次比赛分为团队赛和个人赛两个大板块。团队赛由16位选手分成A组和B组共2个小组进行比拼,赛后选出各自团队中拥有决赛资格的4名同学。团队赛共三场比赛。第一场比赛为火眼金睛,根据赛前抽签结果A1同学选取一套题由A组进行答题,答题队伍轮流派出一名选手在屏幕上选出一道题目进行答题(每题十五秒时问),总计16道题目。选手答对一题个人积两分,答错扣1分。第一轮结束,答对题目多的队伍获得8个令牌,答对题目少的队伍获得4个令牌,若出现平局则每个队伍获得6个今牌。第二场比赛为飞花令,选手通过看图猜诗的方式答题,比赛规则相似。第三场比赛为登仙台,根据赛前抽签结果,对局开始前,每个小组可压一次团队今牌,比赛开始每位选手交接顺序独立作答,选手答对一题,个人和分加1分,每位选手6道题,每题限时10秒,每回合答对题目最多的小组获胜,最终获方每位选手加2分,败方每个人加1分,平局则每个人加1分。

团队赛过后迎来了短暂而又兴奋的中场休息——观众互动环节,主持人通过屏幕滚动加倒计时的方式选取了四位幸运观众上台,通过看动画表情猜诗句的方式来决定抽取福袋的顺序,一名幸运观众可有机会抽中蓉宝,其余三名同学则是零食礼包。

图为采芹杯决赛结束的颁奖现场,选手和支持人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文涛 供图

在欣赏完彝族同学为观众表演的歌曲和舞蹈后,揭开了采芹杯决赛之个人赛的序幕,八位同学两两竞争,采用超级飞花令的方式,通过选中一个词作为花,每位选手在15秒内吟咏出一句带有该字的诗句则算通过。在8位同学紧张与激烈的角逐之下诞生了4位晋级采芹之巅的选手。相同的,四位同学采用飞花令的方式最终胜出两名同学进行冠亚之争。三号选手王晓阳同学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诗词的热爱脱颖而出,赢得了此次采芹杯决赛的冠军。当主持人问道两位选手最喜欢的诗句时,三号选手脱口而出,“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四号选手分享的则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说:“这首诗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之下每个人都有机会,我们要好好把握住机会!”



图为采芹杯现场广播台的四位同学朗诵《滕王阁序》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文涛 供图

采芹出自《诗经.鲁讼.泮水》,“思乐泮水,薄其采芹”便是采芹杯中“采芹”二字的由来。比赛接近尾声之际,由广播台的四位同学为观众朗诵《滕王阁序》作为结束语,四位同学身着古装,用富有力量的声音朗诵《滕王阁序》。赛后采访到一位观众,她激动地说:“今天的《滕王阁序》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版本了,柔韧而又刚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简直是一种听觉享受!”。

2020级商学院王家居在比赛结束后接受通讯员的采访,被问及比赛时是否紧张时,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的诗词大赛,在比赛时尤其是站在决赛的舞台上毫无疑问是紧张的,大家的实力都是非常强的,这说明心态是非常关键的。”当问及如何评价自己今天的表现时,王家居同学直言道“主要是由于自己缺少实践,所以心态欠缺。”最后,王家居同学给我们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图为通讯员肖梦对参与活动并获奖的王家居同学采访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文娜 供图

通讯员还采访到了本次活动的主持人——22级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吴馨竹同学,当被问道担任此次活动主持人对自己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她说“我通过这场主持收获了很多新的诗词,心灵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洗涤。我本人也是很喜欢诗词,在了解了这次活动后我果断报名参与选拔,并如愿成为了此次比赛的主持人。” 吴馨竹同学也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情诗“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一审编辑 李杭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