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螺钿镶嵌工艺作为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舟山地区独特的文化标识。为扩大舟山螺钿镶嵌工艺的影响力,探寻其传承与发展策略,进而推动舟山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7月10日至25日,浙江海洋大学“波澜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深入浙江海洋大学周边社区、定海湿地公园等地,开展了一系列问卷调查活动,旨在了解舟山螺钿镶嵌工艺的影响力和传承与发展现状。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舟山市博物馆、舟山市文化馆、马岙博物馆、马岙居山小院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对来自马岙博物馆的文化工作者和来自非遗手作工坊居山小院的工作人员开展采访。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不仅欣赏了大量的螺钿镶嵌手工艺品,还对舟山螺钿镶嵌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亲身体验了螺钿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通讯员 叶静怡 杨雨焓)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聆听马岙博物馆文化工作者周老师对舟山螺钿发展现状的看法和目前舟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杨雨焓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对非遗手作工坊居山小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叶静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舟山市文化馆欣赏舟山螺钿镶嵌工艺传承人夏雨缀先生的螺钿镶嵌作品。叶静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舟山市博物馆欣赏并拍摄舟山螺钿镶嵌作品。叶静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非遗手作工坊马岙居山小院。叶静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马岙居山小院欣赏螺钿镶嵌制成的项链、耳钉、胸针等饰品。叶静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马岙居山小院体验螺钿镶嵌饰品制作。叶静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制作的螺钿镶嵌耳钉。杨雨焓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就此次调研成果进行分享与交流。杨雨焓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舟山市文化馆前的合照。叶静怡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