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暑期“三下乡”青春知行团“文脉桥接 双城筑梦”实践队前往重庆市永川区凰城华府社区面向小朋友及家长发放环保小卡片、进行垃圾分类宣讲,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环保实践,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
清晨,实践队的成员们整装待发,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和对未知挑战的期待。随即召开简短的动员会议,队长强调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与目的,鼓励大家发挥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一声响亮的出发号令,实践队便徒步前往社区。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前往社区。魏馨悦 供图
抵达社区后,实践队的第一项任务是发放环保小卡片。这些小卡片上印有生动的环保小贴士、垃圾分类的详细指南以及绿色生活的实用建议。队员们分成小组,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将这份“绿色礼物”亲手送到居民手中。“阿姨,这是我们制作的环保小卡片,上面有很多实用的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的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一位队员微笑着向一位正在散步的阿姨介绍道。阿姨接过卡片,仔细阅读后,连连点头称赞:“这个好啊,我正愁不知道怎么分类垃圾呢,谢谢你们啊!”随着一张张卡片的传递,环保的种子也在居民们的心田悄然生根芽。
环保小卡片轻盈洒落社区后,实践队随即在社区广场点燃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知识盛宴。利用精心准备的PPT演示与生动视频,他们如同魔术师般,将垃圾分类的奥秘一一拆解,展现在居民眼前。这场宣讲,不仅是一场信息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宣讲过程中,创意无限的互动环节成为了亮点。小朋友们与居民们被邀请至台前,参与精心设计的垃圾分类小游戏,仿佛踏入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奇幻世界。在游戏中,大家欢声笑语间,很快学会了如何准确区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与干垃圾。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进行垃圾分类宣讲的场景。王嘉伟 供图
不仅如此,实践队还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他们走进社区的超市、餐馆等场所,向商家和顾客宣传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等绿色生活理念。同时,实践队队员们还鼓励居民们采用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绿色出行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兴奋地说,“以后我要多走路、多骑车,为环保出一份力!”在实践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并实践绿色生活方式,一股清新自然的绿色风尚正在社区内悄然兴起。为了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践队还组织了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他们与社区志愿者一起清理街道、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的垃圾和杂草,改善社区环境;他们还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如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盆、用废旧报纸制作笔筒等,既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又激发了居民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青春知行团“文脉桥接 双城筑梦”实践队不仅将环保知识带到了社区居民的身边,更在无形中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知识与实践的桥梁。通过他们的努力,更多的居民开始关注环保、参与环保、享受环保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实践教育,在每一次的社区服务中,成员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投身于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绿色出行推广等各项工作中。他们耐心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用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却在无形中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激发了社区居民对环保事业的关注与参与。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与社区小朋友合影。陈志毅 供图
展望未来,青春知行团“文脉桥接 双城筑梦”实践队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投身到环保事业中去。(通讯员 王嘉伟 戴宇豪 陈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