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绚丽唐三彩,感受盛唐风采

第181秒
2024年08月30日

唐三彩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瑰宝,郑州轻工业大学“豫之彩”唐三彩文化推广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赴洛阳市南石山三彩小镇开展了一次以“观绚丽唐三彩,感受盛唐风采”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不仅让实践队员亲眼见证了唐三彩的璀璨,更引发了队员们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初识唐三彩: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出发前,“豫之彩”唐三彩文化推广志愿服务队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搜集与理论学习。唐三彩起源于中国唐代,是一种以黄、绿、白(或褐、蓝等)多种颜色为主的低温铅釉陶器。最初,唐三彩主要用于宫廷艺术和佛教艺术的装饰,后在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开放中,逐渐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它还是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其制作技艺在盛唐时期达到了巅峰,品种丰富,制作精美,被誉为“唐代艺术的瑰宝”。通过这些视频资料、书籍文献,小队成员了解了唐三彩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它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走进洛阳:探寻唐三彩的故乡

7月6日上午志愿服务队抵达洛阳后,首站前往了唐三彩小镇内的唐三彩博物馆,参观了唐三彩作品。讲解员为小队成员简述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素烧、施釉及釉烧等关键步骤,并强调了色彩运用上的讲究,尤其是黄、绿、白为主,辅以蓝、褐、黑等多种色彩的独特艺术效果。这些色彩相互配合,形成了唐三彩独特的艺术风格。小队成员特别关注了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俑,听讲解员介绍它们如何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服饰特征。这些人物俑形态各异,表情丰富,让小队成员对唐朝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图为小队成员在参观唐三彩作品。高梦涵 供图

深入工坊:探秘唐三彩制作技艺的精髓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唐三彩的魅力,唐三彩文化推广志愿服务小队在博物馆的安排下,走进了一家传统唐三彩制作工坊。工坊内,老艺人们正专心致志地忙碌着。小队成员围绕在师傅们身旁,看着他们将一块块黏土,经过仔细地雕琢与塑造,变成栩栩如生的唐三彩雏形。师傅们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向大家讲解唐三彩制作的每一个步骤:从最初的选土、练泥、塑形,到后续的修坯、素烧、施釉,再到最终的釉烧与打磨,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在师傅们的讲解中,小队成员不仅学到了唐三彩制作的技术细节,更深刻理解了这项传统工艺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精髓。师傅们对工艺的执着追求、对作品的精益求精,让大家由衷地敬佩与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不仅传承了唐三彩这一古老的技艺,更传递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图为师傅制作唐三彩作品的过程。高梦涵 供图

文化交流:与传承人共话唐三彩的未来

在唐三彩小镇的探访过程中,唐三彩文化推广志愿服务队与多位唐三彩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向小队成员讲述了唐三彩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分享了自己在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们表示,虽然现代社会对传统技艺的冲击很大,但他们仍然坚持传承和发扬唐三彩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这一传统文化。他们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方式,将唐三彩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这些手工艺人不仅继承了唐三彩的传统技艺,还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唐三彩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传承人向小队成员讲述唐三彩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高梦涵 供图

文化守望:唐三彩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为期两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对技艺的继承,更是对文化精神的传承。后续郑州轻工业大学“豫之彩”唐三彩文化推广志愿服务队将通过多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高梦涵)

 图为“豫之彩”唐三彩文化推广志愿服务队合影。高梦涵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