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踏上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旅程,他们此行目的地是江西省南昌市的杏花楼。在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调研队不仅领略了杏花楼的古典雅致,更深入探讨了古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新思路、新方法。
启程:带着使命与期待
随着夏日的热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的成员们满怀激情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南昌的列车。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南昌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挑战,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杏花楼,这座隐匿于南湖北侧、历经风霜却依旧韵味十足的古建筑,成为了他们此行的重点考察对象。
初识杏花楼:古典雅致,历史见证
7月10日,调研队成员们抵达南昌,直奔杏花楼。一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们便被杏花楼独有的古典气息深深吸引。楼宇虽历经沧桑,但那份雅致与宁静却丝毫未减。三面环水的独特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春天,湖边垂柳依依;秋天,红叶满地如画。无论是烟雨蒙蒙的清晨,还是夕阳西下的黄昏,杏花楼都展现出别样的韵味。
调研队成员们沿着斑驳的石板路缓缓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试图从这些细微之处探寻杏花楼背后的故事。杏花楼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南昌乃至整个江西地区的兴衰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图为杏花楼牌匾。蔡剑 供图
深度调研: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在杏花楼的调研过程中,调研队成员们不仅被其外在的古典美所吸引,更
对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挑战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发现,尽管杏花楼得到
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因素仍对
其构成了威胁。此外,古建筑保护资金的短缺、专业人才的匮乏等问题也
亟待解决。
调研队成员们还走访了南昌市的相关部门和文化机构,与专家学者进行了
深入交流。他们了解到,近年来,南昌市政府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投入了大
量精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才能有效推动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图为椽承队员在杏花楼参观。蔡剑 供图
探索与启示:古建筑保护的新思路
面对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挑战,调研队成员们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
创新性的思路和建议。他们认为,古建筑保护不仅要注重物质层面的修缮
与维护,更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同时,他们建议加强古建筑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保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在杏花楼的调研过程中,调研队成员们还注意到了古建筑活化利用的重要性。他们发现,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古建筑可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依托杏花楼等古建筑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展望未来:传承与创新并重
经过此次调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的成员们对古建筑保护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他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古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课题,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他们期待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古建筑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他们也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古建筑保护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古建筑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调研的结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踏上了归途。他们深知,古建筑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但他们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古建筑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和纽带。此次南昌杏花楼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古建筑保护的深刻探索,更是一次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通讯员赵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