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羊角山村之路,乡村旅游之路

_
2020年08月28日

中国青年网宜昌8月28日电(通讯员 朱博妍) 为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8月9日,湖北大学文学院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探索“乡村旅游”(以下简称“乡旅”)模式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樟村坪镇羊角山村,深入了解羊角山村产业转型的过程,探索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樟村坪镇作为宜昌市夷陵区的磷矿资源大镇,近年来,由于磷矿经济发展不景气,正处于向乡村旅行模式转型的初级阶段。樟村坪镇政府宣传委员丁琼介绍道,一方面,磷矿企业形势严峻,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樟村坪镇作为黄柏河的源头,是宜昌市百万人口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转型难,难在转变思路。王宗刚书记指出,推广政策务必躬亲。当地工作人员为村民答疑解惑,全方位解读相关转型发展政策,在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当地村民积极配合相关政策,努力扭转思路,开拓进取,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羊角山村王宗刚书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诗逸 摄
从2017年至2020年,羊角山村村委会秉持着基层治理宗旨,推动羊角山村民宿文化不断发展,村民百姓不断自发申请成为民宿房主,为羊角山村旅游资源的升级发展积极助力。
民宿文化的初步发展
羊角山村作为樟村坪镇乡村振兴的典型,其转型升级和民宿文化的初步发展既离不开卓有成效的基层治理,也离不开羊角山村自身对于民宿文化方向的探寻。
随着羊角山村对民宿方向探索的深入,其民宿发展逐渐崭露头角,其中,樟村坪地区的品牌旅游项目“民宿文化节”第二届花落羊角山村。 第二届民俗文化节以“中国有条黄柏河”为主题,万名宾客同游,甚是壮观。在品牌项目民宿文化节的影响之下,羊角山村精心建设民宿区,努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通过引进优势农产品,发展特色生态农庄等。图为羊角山村云山西寨民宿一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思清 摄
其中,以云上西寨为代表的特色民宿模式在羊角山村得以广泛推行,各地在借鉴云上西寨特色民宿成功经验的同时,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关于羊角山村民宿的相关政策,形成民宿产业的合作社,积极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为羊角山民宿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人民生活的焕然一新
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羊角山村人民的生活焕然一新。
乡村旅游首先带来的就是经济的繁荣。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天南海北慕名而来,为羊角山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最为直观的表现便是羊角山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较于发展民宿之前的收入翻了几番。
其次,巨大的消费需求推动着羊角山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通过发展民宿产业,不断与外界学习交流,当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住上了拥有独立卫生间的房子,纷纷为自己的房子装上富有深意的牌匾,这牌匾也蕴含着村民对未来的期望。
再者,乡村旅游模式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村民们的生产、工作方式,越来越多的村民从矿场回归家庭,年轻人也选择留在家乡,留住了青壮劳动力,也就意味着羊角山村的未来多了一分可能。可以说,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生机扫走了曾经羊角山村的老态。图为羊角山村某村民的幸福笑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梨芳 摄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羊角山村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走访当地民宿时,村民们的笑容就是这一切最好的见证。羊角山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是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村民的微笑也感染着来此游玩的游客们,因此,队长罗诗逸感慨地说“如果你觉得不幸福,来这里你能收获到幸福;如果你幸福,来到这里你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图为实践团队与羊角山村王宗刚书记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谭梨芳 摄

一审编辑 袁凯玲

二审编辑 丁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