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辉映,携手共赴美好明天

微信用户
2024年08月27日

7月9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豫你偕行,烛光辉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南寨镇中心学校,传递教育薪火,与当地学生共度15天的美好时光。

加强红色教育,搭建思想高台

“实施红色教育,锻造真的英雄”南寨镇中心学校的办学使命,学校里随处可见的红色专栏故事也营造着浓厚的红色氛围,志愿者根据这一特色,从历史和现实两大角度出发展开了红色专题教育。

志愿者从历史角度出发,介绍了人民军队建立的历史背景,强调了南昌起义、三湾改编等重要的历史节点,详细介绍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由来和建立,让同学们深入讲解了根据地的相关知识,以杨靖宇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呈现人民军队不断强大的发展历程

志愿者又从现实角度出发,拓展长征精神与雷锋精神,播放相关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呈现《雷锋日记》中的精选片段和名言名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它们的内涵和时代精神,询问他们是否能列举出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

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声音络绎不绝,他们在对中国精神的加深理解中有所启发,分享起助人为乐的事迹。班长王一然表示,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将来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讲述军队建设历史。张致昊 供图

拓展多维视角,探寻世界奥秘

“上至九天揽月,下至五洋捉鳖”,在视野开阔课堂上学生们从自然、人文、诗歌等多角度感知世界的魅力。

志愿者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天文成就,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夜空展开观测,将拍摄的繁星点缀的夜空图片呈现在大屏幕上。

学生们跟随志愿者指尖的划动,数出每颗星,勾勒出蛇夫座、猎户座等。探索星空后,志愿者开始地理知识的普及,分别以天文台地址与名山为线索,讲述了世界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国内十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从区域位置、气候、地形等多角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每一位学生向往,诗词歌赋也深得他们的心。学生们与志愿者们共同朗诵唐诗宋词,尝试不同节奏,体会其中的变化,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斟酌每个字眼。

学生们在志愿者不断抛出的线索中,结合史料与诗句去还原唐宋时期的生。在此基础上,志愿者引入“飞花令”、说文解字等互动游戏,带领学生进一步感受诗词的乐趣。

传播多彩文化,洞见人文之美

来自藏族和布依族的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述了藏族与布依族的风土人情。课堂从悠扬的民族音乐开始,紧随而来的民族知识竞答环节更是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丰富多彩的图片配以生动有趣的讲述,志愿者将民族的习俗、文化、艺术等一一道来。

初步了解后,志愿者们又身着民族服装为学生们现场演示竹鼓舞、藏舞,轻盈的动作、有节奏的拍打,配合背后的视频,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乘着热情浪潮,志愿者带领学生们吟唱布依语版的《我在贵州等你》。

图为志愿者现场表演“竹鼓舞”。穆霁雯 供图

除了传统课堂的耳濡目染,更有漆扇手工走进校园。志愿者指出,大漆在我国已有8000年历史,漆扇是一种将漆器工艺与扇子相结合的艺术品,以漆为纸、以扇为画,体现了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介绍完大漆的历史与漆扇的制作原理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们轻轻挤压瓶身,大漆滴入,泛起斑斓,轻轻搅拌,便荡出一幅水墨,趁机将洁净的扇面摇入水中,或左右摇晃形成曲纹,或垂直落入形成流纹,在“一入一出”当中,扇面上便染上了独一无二的色彩。在这节手工课堂上,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关注心理健康,成就更好自己

为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志愿者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知识讲解课堂上,志愿者播放电影《情绪特工队》中的经典片段,介绍了五种基本情绪,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制,引导学生更好地悦纳自我;互动游戏中,志愿者用经典游戏“大风吹”开场,带领学生初步认识自己,又通过“漂流信”引导学生进一步剖析自我,完善自我认知;表演课堂上,学生们或借鉴于作品,或取材于真实经历,自行创作剧本、编排、演绎,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汇演过程中,他们灵活发挥、随机应变,与搭档配合默契,展现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精心设计的动作、对白呈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潜在的心理状态,于自我展示中逐渐懂得关注内心世界,学会管理情绪、合理调节心情。

逐梦活力青春,燃烧体育之魂

志愿者带领学生们完成头部运动、扩胸运动、八百米跑步等热身后,进行球类运动的教学。篮球场上,志愿者教授绕桩运球、三步上篮,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目光紧随,分解动作,指出不规范的地方,并再次亲身示范,传授投篮要领。

排球区域,经过志愿者的几番强调,小组练习正式开始,学生们微微俯身、绷直手臂、找准击球点、发力上摆,另一位搭档紧盯着排球的方向,扎准马步,做好迎接准备,志愿者在旁边点出球太近太远的原因,帮助调整学生姿势。

图为学生们练习排球。张致昊 供图

为丰富乡村体育运动的形式,志愿者为学生们带来八段锦、健美操等项目的教学。他们教授预备式口诀,示范动作要领,播放悠扬的音乐,叮嘱学生们听准节奏,手把手纠正动作,提示重点。

先是整套动作的熟悉后是分解动作的细节练习,学生们在一招一式的揣摩实践中力求掌握八段锦的精髓,以柔缓的动作沉淀内心、锻炼体魄。

执手告别昨日,共赴美好明天

在一次次生动有趣的课堂上,志愿者陪同学生们看大千世界,品读百味人生。在轻松愉快的课间,学生们和志愿者围坐在一起,分享故事、讲述见闻。学生们与志愿者的距离在互动中无限拉近,逐渐建立起亲密的友谊。

7月23日下午,告别仪式正式开始,三个班级分别以音乐弹奏、游戏、问答活动开场,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开场环节后志愿者总结了整个支教时期的经验与不足,向学生们表达感谢,交流了彼此的想法,为学生们播放了精心录制的祝福视频,发放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

学生们也为小老师们送上了祝福,“在不见面的日子里您要天天开心”“感谢您这几天的陪伴,我会想您”……这些留言诉说着不舍与感激。

图为全体学生与志愿者合影岳佳明 供图

通过本次支教活动,志愿者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深刻地体会到了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实现个人价值,在沉淀中积累经验、明确未来方向。志愿者俞鹏杰感慨说,“支教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未来我将致力于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 穆霁雯 彭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