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工学院“心芯筑梦 e路童行”实践队的青年志愿者们前往常州市新北区录安洲社区居委会,举办了主题为“以漆为媒,以扇为纸”的漆扇活动,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也展现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精神。
活动当天,青年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制作工具和材料来到了录安洲社区居委会,摆放空白扇子、涂料等材料,现场布置的既整洁又温馨。近20个小朋友及其家长来到现场,为这活动献出一份光芒。
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代表向参与本次活动的小朋友们及家长介绍了漆扇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意义。考虑到小朋友偏多,志愿者们也贴心的播放相应制作漆扇的过程的视频,让大家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漆扇,一半人为,一半天成,蕴藏着流云变幻的中式美学。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三个部分,将这古韵悠长的漆扇,历经千年风雨而不衰的非遗技艺更真实的展现给小朋友们。
图为大学生志愿孩子制作漆扇。罗栋文供图
制作漆扇
志愿者代表拿出一把空白的扇子,选择相应的颜色,滴落在水中,那把空白的扇子缓慢的浸于水中,并轻轻摇动时仿佛引领着人们走进一段古老而优雅的时光。待扇子拿出时,原先的空白已不复存在,继而是闪着光芒,美丽夺人的并带着淡淡的漆味的东方文明替代。小朋友们的目光被迅速吸引,星星般的眼睛望着那把亮晶晶的漆扇。
眼里充满着好奇与想要尝试的兴奋。接着,志愿者给每位小朋友发放不同形状的扇子,供他们自己选择。小朋友们拿到心仪的扇子后,依次排好队来到志愿者们的身边选择喜欢的涂料的颜色,每位小朋友可以选择三种颜色。他们按照志愿者的示例,用小手将那把空白扇子缓慢的浸于水中。不同程度的晃动拿出的漆扇的特点也不同,他们可自行选择。等待每个小朋友做好漆扇,相继回到自己的座位后,进行第二步。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风干漆扇。罗栋文供图
风干漆扇
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志愿者们带来了吹风工具。小朋友们还是排队到志愿者的身边。因为吹风过程中需要用到电,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小朋友将漆扇交给志愿者们将其风干。待所有漆扇风干完成后,进行第三步。
笔画添情
志愿者们准备好毛笔,墨水,分配到每个小朋友的手中。并且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一张参与本次活动的小朋友的甲骨文写法的名字供他们参考。小朋友们可以在漆扇上写上他们的名字,也可以绘画自己喜欢的图案,例如清新淡雅的山水画,色彩斑斓的花卉等。也有的小朋友尝试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每一把漆扇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和创意,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他们轻轻晃动扇子,人们的思绪也似乎追溯到千年以前,不禁想起文人墨客也为漆扇的美丽所倾倒,纷纷题诗。“善舞丹青绘古风,墨染芳华醉流年”,“扇中蝴蝶张双翅,欲把枝头做舞台”。
图为大学生志愿孩子于漆扇上题字。罗栋文供图
活动收尾时,大学生志愿者与居民们及小朋友们认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他们鼓励小朋友们多关注,多参与非遗的传承保护,共同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约定好一起保护非遗之后,每个小朋友一起过来合照,他们把他们亲手做的漆扇高高举起,每把漆扇上面都赋予他们独特的情感,一笔一划都是他们对漆扇这种非遗项目的进一步认识。每个人的脸上都如那向日葵绽放那般,充满着阳光和热烈。似乎漆扇上面的金闪闪也被他们的情感所渲染。
活动圆满结束。社区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表示:“非常感谢大学生志愿者在录安洲社区开展的活动,让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在活动中获得关爱。而漆扇活动也非常有趣,吸引孩子们关注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魏铄苏)
图为参与漆扇活动的所有人合影。罗栋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