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乘历史之风,踏戚公之路

微信用户
2024年08月16日

6月30日至7月15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青潮”实践团一行21人走访浙江省台州临海、椒江、温岭等地,沿着历史的脉络,追寻着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足迹。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对当代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旨在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大学教育中。

溯古阵影,扬英雄色

实践团来到紫阳街跟随鸳鸯阵的传承者——严建明,探寻那段尘封的英雄往事。鸳鸯阵是为防东南倭寇匪患,特创的阵法,严建明讲述他是如何与戚家军鸳鸯阵结缘、以及鸳鸯阵的历史背景与特点、鸳鸯阵的传承与发展。

“鸳鸯阵只是一个缩影,戚继光在战场上,还自主创新了很多兵器,例如戚家刀”严建明介绍说。作为鸳鸯阵的传承者,严建明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积极参加各种演绎活动以及非遗传承与推广的工作,走进校园、社区,开展文化节活动、非遗展厅等活动,希望通过宣传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这门阵法,同时,也希望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才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有幸获得了亲自体验鸳鸯阵的机会,严建明先阐述鸳鸯阵是以12名士兵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为特点的阵法,还讲解了各个士兵武器的作用和特点。实践团成员们手持戚家刀、长盾牌、藤牌、标枪、狼筅、长枪、镋钯,身穿战袍战甲,列队站立。在严建明的指挥口令下,成员们由横排队形变换成鸳鸯阵阵型,怒目视前方,杀声扬威,转动手中武器,向前刺去。“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这句激昂的话语是实践团成员们的誓言。

图为采访鸳鸯阵传承人严建明的画面。马天宇 供图

黑虎拳魂,武韵传承

在追寻戚继光足迹的旅途中,实践团还遇到了一项与武术紧密相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虎拳。实践团成员们在黑虎拳传承人周聪利的带领下,观摩并学习这一传统拳术。黑虎拳,以其刚猛有力、拳风呼啸著称,据传与戚继光所训练的士兵日常训练有关,融合了实战技巧与武术美学。在传承人周聪利的演示下,实践团成员们对黑虎拳威猛气势表示震撼。周聪利不仅讲解了拳术的历史渊源和招式特点,还亲自指导成员们练习基本拳法。

周聪利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黑虎拳威可刚可柔,刚柔相济。所以打拳时,要气沉丹田,力达拳端。”实践团成员们围在周聪利周围,观察着他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或站或蹲,或转或跳,成员们努力模仿着周聪利的动作,尽管初时显得生涩笨拙,但在周聪利耐心细致的指导下,逐渐找到感觉,动作越来越协调,力量也越来越集中。周聪利不时地穿梭于学员之间,调整成员们的站姿、拳法、步法等,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黑虎拳的规范。在周聪利的悉心教导下,成员们逐渐掌握了黑虎拳的基本要领。

实践团成员们在体验后纷纷表示,希望将这些武术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爱国情怀,周聪利说:"黑虎拳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缺少年轻群体",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这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鲜血液,推动黑虎拳的传承。

星火接力,丹心筑梦

在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星河中,戚家刀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在叶荣伟的不懈努力下,这把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武器,正逐步跨越传统界限,通过网络平台的广阔舞台和学校的积极推广,走进大众的视野。

叶荣伟作为戚家刀技艺的坚守者与传播者,始终坚守着“让戚家刀走出国门,传承下去”的初心,为实现这一愿景,叶荣伟希望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宣传,同时,他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参与。因此,叶荣伟积极寻求与学校的合作,希望将戚家刀文化融入到学校中。实践团成员们提出可以社团或课堂的形式引入戚家刀文化,得到了叶荣伟的赞同。叶荣伟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戚家刀及其背后的戚继光文化,更能在心中播下爱国情怀与武术精神的种子。

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在叶荣伟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了戚家刀学习之旅。从最初的握剑姿势、步伐调整到眼神的专注与凌厉,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随着练习的深入,实践成员们从最初的青涩逐渐变得熟练。此次戚家刀体验活动让成员们了解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戚家刀时拍摄。肖振邦 供图

在为期两周的深入探索中,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青潮”实践团不仅追溯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历史足迹,更在台州临海、椒江、温岭等地见证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传承。

实践团成员通过亲身体验鸳鸯阵的协同作战、学习黑虎拳的刚柔并济,以及掌握戚家刀的精湛技艺,对于戚继光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有一定的了解。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对当代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旨在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大学教育中。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很大,在之后的生活中,也将继续为戚继光精神也将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奉献一份力。(通讯员 章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