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传知识,真情暖人心

微信用户
2024年10月08日

7月1日至4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三门县亭旁镇开展了一系列以“心绘童颜,梦启未来”为主题的支教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丰富当地小朋友的暑期生活,同时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法律意识和体育精神。

实践团成员们带着满腔热情和专业技能,深入三门县亭旁镇支教行动,为当地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心理健康、美术创作、音乐鉴赏、法律知识普及和体育运动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寓教于乐 

心理健康课程中,实践团成员们采用了一套特别的教育方法。他们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互动游戏和贴近同学们日常生活的情景模拟,帮助同学们学会认识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掌握基本的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技巧。这些互动游戏往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比如知识竞赛、击鼓传花和小勇士闯关游戏等,让同学们在玩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景模拟则通过设置一些同学们可能在校园或家庭中遇到的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在模拟中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学习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总的来说,这门课程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为支教实践团的心理健康课程 。 戚佳滟 供图

美术创作的灵感激发

在美术课程上,实践团成员以《墨虾》这幅画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齐白石的绘画技法。红花墨叶主要涉及使用鲜艳的红色和深重的墨色进行绘画,这种技法不仅为传统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还表达了强烈的生命勃发意识和浓郁的民间审美趣味。实践团成员鼓励学生们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法治教育的种子播撒

在当今迅速变迁的社会背景下,法治是确保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的坚实支柱。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和态度对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这一目的,实践团成员特别启动了法律普及项目,引导同学们走进法律的世界,激发他们对法治的兴趣,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同学们通过观看法律英雄法官鲍卫忠和手语律师唐帅的短视频,更加了解到他们的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白了法律的重要性。实践团成员还准备了法律小故事和“你是小小法律专家吗”的互动环节帮助同学们巩固了所学的法律知识。

图为支教实践团的法律普及课 。 戚佳滟 供图

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在音乐课堂中,实践团成员不仅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的音乐鉴赏课程,还特别准备了感人至深的手势舞《感恩的心》,让艺术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会感恩。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介绍了不同乐器的来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同学们对乐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课程中还穿插了音乐互动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勇于展现自己的特长。

 体育精神的培养

而在体育课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太极拳教学活动。课程内容涵盖了太极拳的历史背景、哲学理念以及实际练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并体验这一传统武术。太极拳的动作虽然平缓,但对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具有显著效果。同学们在练习中体验到了太极拳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图为支教实践团的太极课。 戚佳滟 供图

 革命精神的传承

为了传承革命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实践团成员们特别开展了主题为“童心红韵”的党课。此次活动旨在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加深学生们对党的认识和印象。实践团成员通过讲述革命历史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实践团成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资料,让学生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在党课的最后,实践团成员们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绘画活动。同学们使用水彩笔,绘制出党徽的图案。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绘画技巧,更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对党徽的图案和象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讯员 戚佳滟)

图为支教实践团在支教。 戚佳滟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