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燃红色初心,数院践学忆革命英魂

Eternity
2025年10月10日

近日,由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6名学生组成的“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实践团走进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以沉浸式学习、“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精准化调研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用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7月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走进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专业引导下,有序开启“抗战馆—英魂馆—主展馆”的参观学习之旅。步入展馆,厚重的历史氛围扑面而来:抗战馆内,泛黄的战地书信、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无声诉说着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英魂馆里,一幅幅烈士肖像、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介绍,让成员们驻足良久,不时用笔记录下关键历史细节;主展馆中,系统展示的青岛地区革命斗争历程文献与影像资料,串联起从革命觉醒到民族解放的奋斗脉络。成员们一边认真阅读注记,一边用相机留存烈士遗物、历史照片等珍贵素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承载红色记忆的片段。从抗战时期的英勇抗争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无私奉献,实物展品与历史画面交织,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畏的牺牲精神,思想与精神受到双重洗礼。团队成员阅读馆内历史资料张浩然供图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并未止步于“学”,而是紧扣“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核心理念,第一时间召开复盘会,将参观过程中记录的烈士事迹、拍摄的历史素材与成员的感悟思考深度融合,迅速把沉浸式学习的成果转化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实际动力,力求让红色精神从展馆内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为打破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团队结合不同群体的接受习惯,创新采用“线下+线上”双轨并行的传播模式。线下,实践团成员带着前期整理的青岛本地革命史料,专程走进周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居民活动广场,以“围坐故事会”的温馨形式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他们没有采用生硬的宣讲方式,而是将革命烈士的生平转化为一个个有温度的细节,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还原历史场景,还不时展示展馆拍摄的烈士遗物照片,让听众仿佛置身那段峥嵘岁月。线上传播则紧扣青少年信息接收习惯,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打磨内容:文字组梳理烈士事迹脉络,用“人物小传+历史背景”的结构撰写图文科普推文,还特意加入“青岛红色地标打卡指南”,引导读者实地追寻红色足迹;视频组则选取最具感染力的烈士故事片段,以“动画解说+真实影像”的形式制作短视频,搭配激昂的背景音乐与字幕金句,让革命精神更易被年轻群体接受。
与此同时,为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对青岛本地革命历史的认知现状,实践团还精心设计了分年龄段的“红色革命历史调查问卷”。问卷围绕青岛地区重大革命事件、代表性烈士事迹、红色精神内涵等核心内容,针对青少年、中青年、中老年群体设置差异化问题,确保调研数据的全面性与针对性。问卷通过线上问卷平台的渠道广泛发放。实践团成员表示,后续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梳理不同年龄层群众的认知盲区与需求,为后续优化红色文化传播策略、提升教育实效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团队成员感受颇深,纷纷表示,在未来将把活动中收获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学习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青春之力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青春动能,贡献青春力量,让红色薪火在新时代持续传递。(通讯员 孙滋悦团队成员们在纪念馆前合照曹若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