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墨香融普语,推普助振兴

蛋挞
2024年10月09日

7月9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小手炉”志愿服务队走进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东林街道铁路村社区,开展“文明薪火·语通心融·共绘时代新篇章”推普活动,提升当地学生普通话水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助力。

书韵推普,文化共融

活动前期,实践团队通过调研了解到东林街道坚持“把课堂扎根社区,让服务惠及家庭”的理念,在各社区广泛开设假日学校。针对中小学生暑假黄金时段,开设“探索科学,启迪未来”“绿色生活,环保小卫士”等内容丰富的暑期课堂,让孩子们在校外也能收获知识、拓宽视野。“小手炉”志愿服务队实践前期通过东林街道联系当地书法协会会长穆明忠老师和铁路村社区“五老”志愿者彭家文老师联合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书法课堂。该课堂巧妙地将“普通话”这一现代交流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书法”相融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学习并推广普通话,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焕发新的活力。

图为穆明忠老师正在为孩子们讲解书法基础知识。杜霜 供图

笔端传情,语润童心

在课堂上,穆明忠老师首先用普通话详细讲解书法历史、基本笔画、字体风格等书法理论讲解,激发孩子们对书法的浓厚兴趣。接着,他从端正的坐姿与基础的执笔技巧入手,亲力亲为,逐一指导,确保每位孩子都能掌握到书法的根基——“永字八法”,引领孩子们踏入书法艺术的殿堂。一眼望去,孩子们各个挺直小身板端坐书桌前,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书法的渴望与好奇,紧紧跟随着穆老师手中的笔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随后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模仿着穆老师的笔触,一遍遍地反复临摹,劲头十足。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也积极融入教学之中,为这堂趣味书法课带来了新的互动小游戏“加一笔变新字”。实践成员站在每位孩子的身旁,手拿毛笔先是在宣纸上写下了一个“一”字,随后让孩子们在这基础上添加一笔,使“一”变成一个新的字。游戏互动中他们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书写情况,特别关注那些书法基础较为薄弱的孩子,每当书写一个笔画时,实践成员都会清晰地用普通话读出该笔画的名称,同时引导孩子们一同用普通话复述。这种双重练习,不仅纠正了孩子们的普通话发音,更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他们对“横平竖直”、“撇捺舒展”等书法基本笔画的理解与掌握。在他们的悉心辅导下,那些曾对书法与开口讲普通话抱有畏难情绪的孩子,在实践团队的耐心引导与鼓励下,逐渐找到了学习的门径,开始享受起“边说边写”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整个课堂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见证了孩子们在书法和语言学习上的共同成长与蜕变。

图为实践成员正在给小朋友做示范。李思豪 供图

文脉续传,语振乡音

书法课堂结束,实践团队便邀请到了书法协会会长穆明忠老师进行访谈。访谈过程中,双方围绕如何使更多的社区居民意识到学习普通话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推广普通话深度融入社区生活方面展开探讨。穆明忠老师表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好传播,东林街道“把课堂扎根社区,让服务惠及家庭”这一理念,就能够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推广普通话深度融入社区,通过组织书法比赛、诗词朗诵会、普通话日常用语教学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普通话的实用价值,带动身边人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讯员 丁婷 陶琰歆 聂浩虹)

图为穆明忠老师题字“祝祖国繁荣昌盛”赠与实践团队后的合影。李思豪 供图

图为活动结束后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小手炉”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居民合影留恋。杜霜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