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职业大学:青春“乡“约范镇,丹心相伴“童”行

2024年09月25日

7月1日,九江职业大学向东班爱心家教协会“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实践队在指导老师何志明的带领下,安全抵达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范镇,并与范镇党委书记周娣就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工作事宜进行沟通交流,拉开了此次意义非凡的三下乡之旅的帷幕。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范镇政府与范镇党委书记交流工作场景。钟春娇 供图

在支教过程中,针对当地留守学生暑期作业完成需求,实践队队员们开设了语数英等文化课和暑期作业辅导课。队员们不仅耐心解答学生们的疑问、提供解题思路和技巧,还根据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一一攻克难题,检查学生暑期作业完成效果。在实践队队员们的努力下,大部分学生的暑期作业在两周内高效完成。

除基础课程外,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并锻炼其动手能力,实践队队员们还开展了棋类、书法、手工、体育、美术等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从课本知识到兴趣培养,从文学赏析到科学探索,从手工制作到艺术绘画,实践队队员们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尽己所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我觉得这里的课堂氛围真的很好,在这里我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的暑假作业在老师的督促和帮助下,也能够及时完成了!”范镇二年级学生李欣怡兴奋地说道。一名学生家长也表示:“真的太感谢这些实践队的小老师了!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平时确实没时间监督孩子学习,以前每次暑假,孩子的作业都是拖到快开学了才匆匆忙忙写完,这下不用再为孩子作业担心了!”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支教点上美术课场景。周稀霜 供图

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主汛期,暑期又为儿童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践队队员们逐步开展了以防溺水、防校园暴力、防性侵等为主题的“五防”特色安全教育活动,尤其强化了防溺水安全教育。

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中,队员们带领学生剖析了溺水的主要原因,传授了自救与求救的有效方法,强调了科学施救的原则,并着重介绍了“防溺水六不准”的严格规定。通过生动讲解、模拟演练、互动提问及背诵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安全知识,引导学生自觉远离河、湖等水域,保障学生安全。

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实践队队员们还开设了以“禁食毒蘑菇”为主题的食品安全教育课,守护学生暑假“食”光。一名范镇政府干部说:“我由衷地对实践队队员们表示感谢,大家在安全教育上的积极态度与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昂扬的精神风貌和高度的责任感。让安全知识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让人们的每一天都更加安心,更加美好。”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支教点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场景。张嘉怡 供图

实践队队员们一致认为,“教育应当是具有全面性的,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品行的培养和劳动精神的培育。”这一理念贯穿了实践队队员们整个教育设计过程,他们紧密围绕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德育课程与劳动实践环节。

在德育课程中,实践队队员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化身为故事讲述者,将一个个红色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娓娓道来,并组织学生有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历史情境得以再现,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同时队员们时刻注意自身一言一行,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了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的榜样。

而在劳动实践环节中,实践队队员们则策划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切实可行的劳动任务,如扫地、拖地、擦玻璃等,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劳动的甘苦。以此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

图为实践队队员集体合影。郭明芳 供图 

“你们真的很让我意外,生活能力强,教学能力强,懂礼貌,团结合作,青春活泼。希望你们记得范镇,能从这十几天的范镇行中爱上乡村,毕业后愿意为乡村教育事业增砖添瓦。祝福你们,享受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也郑重的邀请你们,明年再来!”范镇副镇长杨慧对实践队队员们说道。“此次三下乡之旅,我们收获满满,一定会将这段美好时光铭记于心。我们也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努力提升自己,明年有机会定会如约再来!”实践队队队员们纷纷回应。(通讯员 张嘉怡 余子怡 刘泓洁 刘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