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点亮“心心”之火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人阅读 2020-09-04 下完这场雨

姓名:代丽

团队负责人:代丽

团队成员:代丽、钟琳

指导老师:周泉

实践主题:关爱留守儿童,点亮”心心“之火

实践时间:2020.08.09-2020.08.12

实践类型:教育关爱服务团队

实践地点: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镇小坪子村

班级:生命科学学院应用化学1班

  关爱留守儿童,从你我做起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中国仍然有很多留守儿童, 他们上不起学, 买不起生活用品 甚至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  。为了谋生,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以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常年在外,造成了很多孩子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状况。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不着家,他们便成了留守儿童。截止2017年,仍有2126.76万农村,这并不包含辍学的,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的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近年来,留守儿童数量有所下降,但是留守儿童仍然存在于中国的很多角落,甚至在一些偏僻地区仍是一种普遍现象,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当团队成员走进这三个家庭时,更能理解“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他们脸上与话语间体现出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哪怕是社会上的一点点关爱都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帮助,点亮他们心中的渴望。下图中红色: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万人),橙色:小学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万人),黄色: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万人)。

  图为中国2013-2017年全国义务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数据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琳 提供


关键词:留守儿童 影响 关爱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为了响应学校关于开展2020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作为大连民大学院学子中的一员,“心心”点灯小组成员于2020年8月9日至8月12日期间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镇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本身就是提高当代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们的爱心的一次难得可贵的机会。“心心”点灯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家了解到在大陆角落里隐藏着的一些留守儿童。

活动目‎‎

      1、了解‎‎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发挥‎‎专‎‎业优势,使同学们‎‎的知识得到‎‎实践。

      2、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3、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律、自爱、自理、自护,做生活的强者。

前期准备:

      团队成员联系了小学老师,老师推荐了三个家庭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家庭情况与学习状况。由此得知由于家庭环境所影响,孩子的成绩多多少少都会有影响。在了解完以后,团队成员根据老师所提供的信息来到三个家庭。团队成员给孩子带去了学习用品和衣物,捐‎‎赠礼物不是‎‎目的,它只‎‎是他们对孩子的一‎‎种关爱形式‎‎,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具体实践情况:

      团队成员通过老师的推荐找到了这三个家庭,他们先是和爷爷奶奶们交谈,询问关于他们这个家的事,老人们都觉得孩子受苦了,提到孩子的父母无不叹息连连,向团队成员讲述了许多关于孩子和他们父母的故事。

      在结束与老人们的交流后,又与孩子们交谈了许久。有的孩子比较害羞,躲在大人后面不肯出来。有的孩子比较好奇,不断向他们询问大城市的情况。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想要团队队员陪他们做游戏。他们与孩子们玩了一会以后,开始向孩子们提问题。作为交换,他们问一个问题,孩子们问一个问题。双方都必须回答。借此机会,团队成员们也开始接触到他们的世界。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代丽 摄

       听他们说家里的事,跟他们说外面的事,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听他们倾诉烦恼,与他们分享快乐。很多孩子对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回家不是不能理解,但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还是渴望着父母的陪伴与关怀。长期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导致他们的心灵有了一定的缺陷。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胆小懦弱。在团队成员为他们讲述外面的精彩世界后,他们的眼中都透露出了渴望的光芒。他们渴望读书,渴望走出大山,渴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回到自己的身边,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挚而纯粹的情感让团队成员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此外,由谈话中得知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首先,由于父母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在精神照顾上,有所缺失,很多的孩子便变得非常的孤僻。即使其中一方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是难以弥补另一方对孩子在精神以及生活上的照顾。其次,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的可怜,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别人的家庭都是完美的。因此,对他人的家庭心生羡慕,生活变得残缺和遗憾。再次,因为父母离异的先例,会让孩子在长大组成自己的家庭之后,一旦家庭出现问题,也会选择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做出离婚的决定。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环境都会有所缺失,得不到另外一半亲情呵护的孩子,更加容易孤独,走上与父母一样的道路上。

      交谈结束之后,小组成员与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活动,有助于增进感情。

 1、团队成员与孩子进行了文娱活动,活动气氛。农村孩子由于家庭与环境限制,很多孩子童年都是与很多小动物玩耍想玩具车什么的见都没见过。团队成员为孩子带去橡皮泥,看着桌子上捏出的各种形状,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

图为孩子在玩橡皮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代丽 摄


2、团队成员对孩子进行作业辅导,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孩子长期是由爷爷奶奶照顾,能保证吃饱穿暖,却无法为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在对孩子进行辅导过程中,发现他们不是不学,而是缺乏学习上的指导,每个孩子都很聪明,渴望知识,教育是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关乎民族的未来,这些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根本。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辅导作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代丽 摄


3、团队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和衣物,并给他们讲述大学里的事物,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孩子讲解很多有趣的故事,激励他们对外界的向往,并且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给予其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捐赠东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代丽 摄


通过团队的走访调查,归纳了以下几个特点:

1、 家里生活条件都不太好,有的仅仅能保持温饱。

2、 家里的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大部分都是支持的,但是迫于经济压力只好放弃。

3、 孩子们对于走出大山,到外面去看看的愿望十分强烈。

4、 孩子们大部分想要通过上学读书来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

5、孩子们对于父母的感情大多数比较复杂。有的十分想念父母;有的则是比较敌视父母,认为父母抛弃了他们。

实践总结:

     村里还存在着许多留守儿童,其原因各式各样,有因家庭生活艰苦,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有父母感情破裂,丢下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种种原因导致如今留守儿童的心理以及生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纰漏。这样的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我们能带去的很少,但仅是这小小的帮助已经让他们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关爱。

留守儿童现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父母忙于生计,长期在外,无暇顾及子女教育,缺乏与孩     子  沟通。而爷爷奶奶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照顾只停留在吃饱穿暖、健康的基础上,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一般都不能给予帮助,长期如此,这些孩子对学习也不重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习惯差,性格孤僻,每年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

2. 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两难,大多数外出务工父母生活的环境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或者是他们无力在城市抚养孩子,留在农村又无人照顾。对孩子的关爱多侧重于物质方面,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对儿童的心理关爱尤其缺少,有时候忽略了心灵辅导。

3.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需要正确的引导。由于外出务工父母及代理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也很少和孩子交流,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引导,导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如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以图消除孤独寂寞等。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搞帮派、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1.学校老师及时与孩子们进行沟通,父母离异的他们急切的渴望有人能与他们谈心,显然长辈们很难充当这个角色。所以,老师在这个时候起到决定性作用,应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生活状况以及身体状况。

      2.大学生等社会人群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去了解乡下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给予他们一些社会上的关爱。

      3.学校开展一些兴趣互动。注重学习更注重身心健康。学校多展开兴趣活动,来激发孩子们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

      4.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对他们的监护人,家庭生活进行充分的了解。


总结和感悟:    

       四天里,我们为三个家庭的孩子送去温暖,不论是一起娱乐还是辅导作业,都看得见孩子们成绩差,只是需要有人去辅导,孩子内向,只是需要人去开导,孩子思想有问题,只是需要人去指导。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留守儿童的生活很艰苦,精神上更是没有寄托,他们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面对留守儿童这个大问题,光靠我们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这更需要全国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现代大学生往往只注重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对国家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了解社会,了解国家远不是凭书上的几句话,几个讲座就能体会到的。需要走出校园,亲身接触社会的角角落落,去体会大众人民的心愿,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留守儿童也是社会大群体中的一员,往往因为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导致他们无法没有接受优良的教育和心理上的辅导。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不是毅力,而是仅仅需要来自父母的陪伴和社会的关怀,一次学习的,改变自我的机会。来自社会的星星之火点亮留守儿童的内心,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他们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再孤单。

参考文献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周岸美

关爱对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影响研究——张孝义,闵思宇,杨琪

影响农村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家庭因素——仇燚

《中国教育报》

城市化观察网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琳 摄


一审编辑汪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