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师生开设禁毒知识课程 用警醒筑牢防线

7月24日,佛山大学上林青禾实践团走进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西湖社区,将禁毒知识送进社区,为中小学生筑牢禁毒“防护墙”,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青春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用知识与担当引领青少年价值观成长方向。 

课堂里的“禁毒密码”:以知识解码危害,用警醒筑牢防线

宣讲现场,实践团成员化身为“禁毒知识讲解员”。当大屏幕上出现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时,实践团结合历史与科学,揭秘“邪恶之花”的真相。指尖划过毒品原植物的图像,一条从鸦片烟枪延伸至海洛因针管的暗线被清晰勾勒——从19世纪叩开中国国门的鸦片,到现代街头隐蔽流通的合成毒品,实践团成员层层拆解“邪恶之花”的伪装术:那些被包装成“奶茶”“巧克力”的新型毒品,如何像潜伏的毒蛇,借着甜腻的外表悄悄缠上年轻的生命。

图为宣讲者讲解我国禁毒历史。邓沌英 供图

“大家看这包‘抹茶奶茶’,撕开包装能闻到奶精的甜香,但检测报告显示,里面藏着相当于三颗摇头丸的甲基苯丙胺。” 讲解者举起透明证物袋,袋中褐色粉末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他忽然将画面切到实验室影像:小白鼠在摄入模拟剂量后,先是亢奋地在笼中疯狂蹿跳,两小时后便蜷缩成一团,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这些被伪装成‘巧克力’‘跳跳糖’的毒品,就像披着糖衣的毒箭,专门瞄准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 台下的孩子们不禁瞪大了双眼。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