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暖夕阳:高校学子与老人的七天心灵对话
“奶奶,您看,这样折一下,再翻过来,爱心就立起来啦!”6月25日上午,在成都市新都区颐锦养老院的活动室里,82岁的王奶奶在志愿者指导下,成功折出一只立体爱心。她举起作品,对着阳光眯眼笑了笑:“小时候我教我女儿折纸船,现在你们教我折爱心,真有意思。”
这是西南石油大学“银龄暖阳”实践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普通场景。6月23日至29日,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在成都市新都区颐锦养老院的活动室用七天时间,走进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前期准备,从“心”开始志愿服务
6月17日,实践队的三名骨干成员率先前往颐锦养老院参加专项培训。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劳务提供,而是情感与专业的结合。
培训内容涵盖沟通技巧、安全事项和老年人心理特点等多个方面。“学生们问得特别细,连给老人递东西该用什么姿势都不放过。”养老院工作人员回忆道。
这种细致入微的前期准备,为后续服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队员们意识到,真正的服务不是简单地完成一项任务,而是要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创意工坊,折纸声中听见老人的笑声
实践队精心设计了“创意折纸工坊”活动,让老人们在动手中感受快乐。志愿者们一对一地协助老人完成作品,从简单的纸飞机到复杂的千纸鹤,从立体爱心到精美花束。
“这个我要留给我孙子。”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爷爷完成作品后说道。原本沉默的他,在活动中逐渐敞开心扉,主动与志愿者交流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