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香”在哪

  下一步,高校微专业还将怎样建设?鉴于这块“试验田”的独特性,任立英建议:高校设置微专业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需求。夏春明则认为,随着微专业的不断建设推广、教育主管部门“搭台”,各高校可以在线上共享教育资源,体现各自的教学特色和校企合作的优势,不仅为本校学生,也为外校学生、社会上的学员提供“菜单式”的学习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