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香”在哪

  卢晓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根据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习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是高校在高考时招入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在接受大学通识教育以后才产生新的学习目标,这时就很难再选择辅修或者双学位专业。由于微专业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因而高校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开设的微专业就开始繁茂发展。

  例如,据卢晓东的观察:“几年来,报名辅修专业的学生减少,报名微专业的学生大幅增加。”

  在一些高校,微专业不仅对校内学生开放,也面向社会人员招生。

  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该校开设了多门实践性强、贴近行业最新需求的微专业,如“AIGC与商业摄影”“短视频与数字文化传播”“数字新闻与社会创新”“传媒产业投融资”等,并在每个新学年调整微专业的名称和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牛裕茗选修过该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开设的“数字艺术管理”和“数字虚拟制片”两个微专业,完成了多个设计项目作业。比如,在数字艺术市场管理的课上,她做了一个数字藏品文旅策划,把杭州的“1314”公交线路和沿线的景点串联起来;在数字时代制片管理课上学习了制片的基础流程后,她和小组成员将一本小说改编成了一个不错的影视项目书。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