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香”在哪
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31个微专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集成电路”微专业报名人数最多,甚至很多是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人工智能”微专业的生源非常广泛,除了电子电气类外,还包括管理类、机械类、化学化工类、交通运输类、航空类,甚至外语类专业;基于该校优势专业“养老服务管理”建设的“生命健康管理”微专业报名异常火爆。夏春明告诉记者,学校办微专业的鲜明特色是校企合作,办学宗旨是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对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满足企业定向培养、行业用人前置的培养需求;学生选择微专业时,重点聚焦科技前沿技术领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及面向就业市场的新兴学科等。
记者还查询到,黑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开设了公务员能力与素养方面的微专业;济南大学开设了留学韩国语微专业;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了蓖麻产业微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今年开设自然教育微专业,面向校内外招收学员。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的观察是:多所高校探索开设的微专业已经遍布各个领域,尤其是与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结合得比较紧密。
究其原因,卢晓东认为,与主修、辅修专业不同,微专业开设由高校主导,不需要经过上级教育部门审批,所以具有高度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