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用“栓”字造词“栓Q”,网络黑话“入侵”校园何解?
受到网络文化影响
缺乏有效干预引导
导致大量中小学生被各种网络黑话、谐音“梗”影响的原因何在?
在受访专家看来,这和未成年人“触网”强度脱不开关系。
根据2023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至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另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
“一方面,在网络平台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平台主播与网红纷纷使用网络语言与谐音‘梗’作为吸粉引流的手段,加剧了语言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的治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首先是网络平台出于利益驱动和治理成本的考虑,可能放松了对网络语言的监管。此外,由于网络社区和游戏直播平台具有实时性强、用户流动性大、技术依赖性强等特点,对其进行监管的难度也比较大。”蔡海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