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助振兴:苏州大学学子普及华音繁荣乡村语言文化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实践团队在乡村开设语言文化系列课程,同时挖掘方言典型城市的历史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东北话教学过程中以一首“岂有才情似沈阳”的诗篇引出东北官话,再以热播剧《漫长的季节》中主人公龚彪的东北话发言让小朋友们感受东北话的具体情境,从而体认到普通话与东北话的不同风情,领悟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多彩活动,丰富实践

趣味十足的实践活动无疑是本次实践的一大亮点。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实践团队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课程开发原则,融合普通话及九种地方方言的语言文化特色,以“乡韵传千载,推普助振兴”为主题,面向善港村村民子女等儿童群体,融合授课及手工实践、田园体验,“沉浸式”升华学生对传统文化、语言文化、经典文学诗词曲作品欣赏的认识,以活动促学,践行“研学于识,寓教于践”的教育理念。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实践团队还带领小朋友们欣赏辽宁省民间艺术关氏皮影,推进皮影戏走进课堂,体会其语言魅力。小朋友们交流灵感,登台演出,演出了自己心中的《东郭先生与狼》。

走进皮影戏,走进传统文化,这大大加深小朋友们对各地的文化与历史的感悟。带领小朋友们亲手设计皮影形象,用创新的眼光看历史文化,同学们还在作品上写下“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语言文化的繁荣增添了青春与活力。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