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学子返家乡 探寻传统文化传承新路径


 图为实践队员在家乡东北烈士纪念馆拍照留影。单林琳 供图

实践队还聚焦非遗传承现状。从响堂山石窟到大足石刻,从江永女书到白族扎染,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13项非遗技艺。他们创新推出“非遗双语课”系列视频,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马头琴演奏技艺等通过中英对照解说走向国际,让山西锣鼓在春节期间焕发出别样生机。

队员们深入成语之都邯郸,探究城市文脉与文化基因;探寻银雀山竹简传承脉络,体悟古老兵学智慧。在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队员们记录下别具一格的“非遗”春节,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重焕生机,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于大理白族扎染博物馆拍摄扎染艺术。范宁珊 供图     

抓住春节文化消费契机,实践队联合地方政府开展“非遗年货节”系列直播,紧跟时代潮流拍摄大理追光“变装”视频,自制《新媒体讲中国故事》专题视频,借“《哪吒2》热映”解析国漫崛起,获得高度评价。团队运营的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媒体账号,总浏览量突破10w+,有望成为高校文化传播现象级账号,在云端平台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