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技艺,传承非遗项目
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介休市城东北20公里北辛武村,见到了清光绪二十三年建造的太和岩牌楼。太和岩牌楼优秀而完美的建构和装饰,深蕴着华夏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思想,是古代工匠聪明智慧的结晶。
琉璃传承的守正与创新
实践队员们有幸联系到了琉璃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刘开宝大师,并了解到了一些他与琉璃的故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琉璃制作基地,向刘大师请教了琉璃的相关知识。刘开宝大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琉璃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分享了他在制作琉璃工艺品时的快乐与艰辛,以及在面临新时代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中,如何守正创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和发展这些非遗。如果制作琉璃是刘大师的骄傲,那么刘大师就是介休琉璃的骄傲!
琉璃虽华贵永驻,却仍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来维持其传承与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创新,刘开宝开办了琉璃非遗传习所。在非遗传习所中,青年一代不仅能体验到制作琉璃的乐趣与其中艰辛,还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琉璃正通过各种方式一步步走进年轻人的世界,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图为青年一代学习制作琉璃。白思怡 供图
同时,实践队员们还在刘大师的指导下体验了琉璃制作过程。刘大师谈到:“做一件琉璃制品,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让它的造型在文化传承里有一定的寓意;” 刘大师用一颗最纯净的的心,做出艺术感极高的琉璃制品,其严谨的工匠精神激发了实践队员对非遗项目传承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