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理工学院:用AI技术活化红色记忆 让红色故事"动"起来
在呈现邓联珊的相关场景时,队员们将“棉衣肘部漏棉花”的细节转化为动画中飘动的棉絮;对军功章的纹路、锈迹进行AI放大还原,清晰呈现岁月侵蚀的痕迹。同时,团队注重声画融合,保留大量原声素材,如王军的讲述录音、邓联珊的回忆片段等,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邓联珊老人将军功章交给团队成员。张歆培 供图
数字化成果落地 助力红色文化传播
目前,实践小队制作的系列AI动画已通过二维码形式在当地推广,村民扫码即可观看红军宿营、战斗等场景的还原画面,聆听老兵原声讲述。同时,相关内容已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扩大传播范围。
“通过技术让年轻人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是我们的初衷。”队长刘心琼表示,团队始终以史实为核心,技术仅作为呈现手段。此次实践既推动了洞口县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也为红色教育提供了新形式。
当地村干部表示,这种结合AI技术的呈现方式,让红色故事更易被村民尤其是青少年接受,有助于革命精神的传承。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