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塘捞龙,寻遗之美

        但好在,抬首望,非遗保护前景光明。如今国家越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人们也越发感受到非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2022年,临桂文化旅游部门邀请六塘镇在2022年的山水旅游节上展示虾龙,虽然因为疫情防控,虾龙展演团队未能参与活动,但是这却为虾龙的重现提供了契机。在政府资金支持下,秦书记邀请民间能工巧匠重新制作虾龙、组建队伍、编排动作,最终虾龙才终于能够在闹新春之时重现于世,让世人窥见其风采。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是极为不易的,难以想象让一项沉寂了十五年之久的非遗重现在世人面前要经历多少困难,主任和工匠、队员们共同努力,政府部门的支持,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虾龙的再现缺一不可。

       当秦书记聊到她与虾龙的故事时,我深深感受到她对虾龙这一非遗传承的情怀。她对虾龙沉寂的失落,对虾龙再现的责任,以及对帮助组织虾龙再现的自豪。十几年前的一段往事就足以感染人为其重现而努力,在秦书记身上我看到了非遗保护的某种可能,非遗传承不仅仅需要手艺人,还需要一直认可它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传播人。非遗承载着一个群体的记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希望,具有极强的思想价值和魅力,感染着一位位像秦书记这样的人。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