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寒假三下乡实践报告:英风非遗韵长存,德艺传承护文明

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整理本次调研的成果,形成有依据、有逻辑、学术性较强的研究报告,为政府和文化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团队将密切关注英德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与当地政府、非遗传承人沟通,找出目前非遗发展上存在的痛点,共同推动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

七、参考文献:

[1]松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06):21-26.

[2]蔡佩娟,张雅.“一带一路”背景下英德红茶文化传承保护与推广研究[J].福建茶叶,2021,43(09):17-19.

[3]彭伙强,谭贵飞,李晓雪.英石非遗传承教育的新探索——英德英西中学《英石艺术作为乡土美术教材的研究》[J].广东园林,2017,39(05):15-19.

[4]张风姬,黄慧馨,黄敏华.英德市茶文旅融合发展探索[J].广东茶业,2022(01):35-39.

[5]袁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的三维分析[J].求知,2023,(第8期).

[6]赵悦,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学刊,2013,28(09):84-93.

[7]朱以青.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J].民俗研究,2015,(01):81-87.

[8]马知遥,刘智英,刘垚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民俗研究,2019,(06):39-46+157-158.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