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寒假三下乡实践报告:英风非遗韵长存,德艺传承护文明

非遗项目想要长久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传承人才去将其继承与发展,也离不开具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非遗专家,正因为非遗传承是人的传承、“手把手”的传承,所以这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因素。但目前部分英德非遗在传承方面出现一定的困难,传承人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传承出现“人在艺在,人亡艺绝”困境,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逐渐老去或离世,非遗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断层风险。且由于政府和文化站的专业人才较少,常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导致非遗项目的管理和推广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困境。以英德的民间文学类非遗为例,该类别的非遗表现地域化的特点,本是民众文学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传统,但随着传承人年岁已高、听众兴趣的逐渐减弱、传承空间的不断压缩,英德民间文学类非遗出现传承人老龄化的现象。而英德当地的文化馆、其下辖村镇的文化站在访谈过程中均表示人手不足,面对非遗难题时略有不足,丞待解决。

五、应对策略

团队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如下的建议和策略:

(一)加强统筹措施,合理投入资金

kandian.youth.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