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举办中阿中医针灸文化交流活动
4月9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一楼大厅内洋溢着浓厚的文化交融氛围。来自阿拉伯国家的三名留学生Meriyem(中文名李朝云)、Reem(中文名姚予鹿)与maryem(中文名迈瑞亚),与中国学子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文化交流活动。双方围绕针灸疗法在缓解女性经期疼痛、祛湿、调理心慌胸闷等症状中的应用展开实践与探讨,通过头皮针、足三里、合谷穴等针刺体验,架起了一座跨文化对话的桥梁。
以针为媒:中医文化吸引国际学子目光
活动伊始,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曹宇翔通过图文展板与现场演示,向阿拉伯留学生系统介绍了中医针灸的历史脉络与理论基础。"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针灸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平衡人体阴阳",主讲人曹宇鹏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针灸的核心理念。三名留学生对"穴位"概念表现出浓厚兴趣,不断提问:"穴位是如何被发现的?""针刺的深度如何把握?"曹宇鹏结合《黄帝内经》的记载与现代解剖学知识一一解答。此外,活动特别聚焦女性健康议题。针对阿拉伯留学生提出的"经期疼痛如何用针灸缓解",师生以三阴交、关元等穴位为例,讲解了针灸调经止痛的原理,并邀请留学生现场观摩模拟操作。来自埃及的Meriyem感叹:"中医不仅关注疾病本身,更重视整体调理,这与阿拉伯传统医学有相通之处。"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