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学子三下乡: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同沐温馨的阳光雨露

圆梦使者
2022年07月08日

中国青年网南宁7月4日电(通讯员 谭棋丹)7月2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圆梦使者“七彩假期”实践团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来到南宁市上林县乔贤镇绿浪小学期十天的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了与孩子们拉进距离,在开课的第一天早上圆梦使者首先给孩子们开展了一次破冰行动,在一天的课程中还带来了与以往与众不同的课程“名人堂”、趣味越南语课、手工黏土课。今年圆梦使者“七彩假期”实践团依旧围绕“圆梦”、“陪伴”展开支教之旅,给孩子们一个难忘的暑假。

破冰行动,拉进你我距离

7月2日是圆梦使者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一名名圆梦使者在讲台进行自我介绍,孩子们对圆梦使者们充满了好奇,他们期待着每位小老师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一轮介绍过后,担任本次破冰行动老师的圆梦使者小董带领着孩子们展开破冰行动。此次活动小董意在拉进孩子与圆梦使者的距离,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小董在教室内进行第一个小游戏——你划我猜,挑选三名孩子到讲台进行比划,其他的孩子坐在位置上,孩子们看着比划动作猜出答案。孩子们看着比划的动作开始激情地讨论,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猜出一道道题目。随后小董把孩子们带到室外与圆梦使者一起进行第二个小游戏“呼啦圈连连看”。这一次小董引导孩子们与圆梦使者手拉手,孩子们紧握住圆梦使者的手,当呼啦圈传到两人之间时,“老师快传下去”“小朋友加油加油”,在一声声互相鼓励之下,破冰行动也接近尾声。

通过这一次破冰行动,孩子与孩子、圆梦使者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培养。

图为孩子们踊跃报名上台参与“你划我猜”小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欣 摄

你一言我一语,一起走进新世界

圆梦使者珍珍是一名越南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了解到自己能走进下乡给孩子们上课时,她考虑到乡下的孩子接触外国语言的机会较少,所以她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给孩子们开设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越南语课。课上珍珍用一段越南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孩子们听完后一脸雾水地看着珍珍,有大胆发言的孩子提出疑问“老师,你在说什么,我们怎么听不懂”,珍珍回答孩子们自己讲的是越南语。接着珍珍用越南语对孩子们说了一声“你们好”。另一个孩子举起手、站着说着“老师,你说的这句好像我们的家乡话”。珍珍看着孩子们对趣味越南语课程的期待目光,开始切入PPT从给孩子们介绍越南的地理位置,展示了越南的风景、美食,让孩子们对越南国家引起兴趣。孩子们在看到一道道越南美食惊叹地说“看起来好好吃,好想去尝尝”,珍珍也鼓励着孩子们未来长大了有机会可以到越南游玩。

圆梦使者珍珍向孩子们讲述完越南的风土人情后,正式进入学习越南语的课堂。由于考虑到孩子们学习外语的能力有限,珍珍选择教简单的问候开始。珍珍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念一句,孩子们大声地跟着念一次又一次,孩子们学会了简单的“你好”“谢谢“再见”。 为了让课堂有互动性,珍珍邀请孩子们到讲台上进行越南语问候对话情景展示,孩子们两两握手用越南语说出“你好”。孩子们从刚开始不敢说,到自信地说,珍珍看着也十分开心。在这样有趣的氛围下,课堂很快接近尾声。趣味越南语的开展,向孩子展示了国家间的不同文化,也能让孩子们多元化的发展。

图为圆梦使者珍珍上趣味越南语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欣 摄

美好事物,在指尖创造

让孩子们学习手工制作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的能力,让双手得到更多的锻炼,其次还可以挖掘孩子们的创造力。圆梦使者春春作为手工黏土课的主教老师,她希望孩子们在这堂课上不局限于课堂上所教的小兔子、小章鱼,她更希望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更多可爱的卡通人物。

在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在拿到黏土后,迫不及待打开袋子,拿出黏土开始捏各种造型的小动物。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也会出手相助,协助春春教年龄较小的小朋友。孩子们在春春的教学下,孩子与孩子互相协助下完成了一个个可爱造型的小动物。铃声在孩子们专心致志捏黏土时响起,课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的捏着。

图为孩子们的黏土作品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欣 摄

携手在阳光下共同成长

因为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乡下的孩子能接触兴趣培养的机会较少。根据这一的问题圆梦使者“七彩假期”实践团今年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准备了许多兴趣类课程,孩子们的兴趣得到启蒙,圆梦使者们也得到了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大家都一同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