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志愿者走进五星社区:文艺汇演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

曦 คิดถึง
2025年04月01日

3月2日,盐城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盐城市亭湖区五星社区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关爱社区老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通过文艺展演、生活帮扶、代际互动等形式,为社区87位老年人提供实际服务,并建立4项常态化服务机制。活动全程围绕四组核心场景展开,集中展现青年志愿者与社区老人的双向互动。

上午9时,五星社区活动中心举办文艺演出。舞台以“敬老爱老”为主题设计,背景屏循环播放雷锋事迹影像,两侧悬挂志愿者制作的剪纸作品,包含“孝亲敬老”“志愿服务”等主题图案。

图为社区老年交响乐团演奏。赵晨曦 供图

社区老年交响乐团以《茉莉花》交响改编曲目拉开演出序幕。乐团由15名60至75岁的退休职工组成,配备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等乐器。72岁的指挥周某身着黑色燕尾服,以精准节拍引导乐手完成演奏。第二乐章《红旗颂》演奏时,台下多位曾参与新中国建设的老人眼含热泪,跟随旋律轻声哼唱。

图为青年志愿者表演舞蹈。赵晨曦 供图

大学生志愿者随后献上原创舞蹈《青春的接力》。12名青年舞者身着青白相间的长裙,以中国舞形式演绎雷锋故事中的助人场景。舞蹈编排融合日常志愿服务动作——搀扶、递物、携手等肢体语言,配合《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电子混音版配乐,展现青年群体的朝气。高潮部分,舞者手持LED灯牌拼出“奉献”字样,背景屏同步闪现志愿者在社区、校园的服务画面,引发观众席多次掌声。

演出结束后,23名志愿者分为6组开展入户服务。社区工作人员提前筛选出12户高龄、独居老人家庭,每户分配2至3名志愿者,服务时长控制在90至120分钟。

图为志愿者开展入户服务活动。赵晨曦 供图

在82岁独居老人王某家中,医学院学生李某发现老人常备的7种药品混放在茶几抽屉内,存在误服风险。志愿者按早、中、晚服用时段分类药品,制作彩色标签粘贴于药盒,同步绘制《用药时间表》悬挂于餐桌旁。另一组志愿者完成全屋深度清洁,包括擦拭4扇窗户、整理3柜杂物,并检修故障台灯2盏。服务结束后,志愿者在门口安装紧急呼叫铃,连接社区值班室。

与此同时,社区广场还同步设置“助老服务站”,提供三项标准化服务:1.智能设备教学区:6名志愿者指导28位老人使用视频通话、在线挂号等功能。2.生活服务区:完成社保认证12例,代购生活物资9单。3.影像服务区:为9对老年夫妇拍摄结婚纪念照,打印装帧后赠送相框。

据统计,活动累计解决实际问题56件,其中家电维修19次(含电热水壶、微波炉等)、医疗咨询23例(血压测量、用药指导等)、环境改造14户(防滑垫安装、家具移位等)。志愿者同步收集34条需求建议,经分类统计显示:智能技术培训需求占比65%(22条),文娱活动需求占比22%(7条),生活帮扶需求占比13%(5条)。基于调研数据,社区与校方签署《志愿服务合作协议》,明确四项常态化机制,它们分别是“银龄课堂”——每月首个周六开设智能手机、防诈知识培训,配备10台教学平板、“记忆工坊”——历史系师生每季度采集老人口述史,编撰《社区记忆档案》、“技能交换”——开设剪纸、书法等传统技艺班,同步教授老人使用社交软件、“健康管家”——建立87份电子健康档案,联动校医院提供季度巡诊服务。

图为志愿者在社区拍照留念。赵晨曦 供图

活动结束时,全体参与者在社区广场拍摄纪念照片。志愿者共同展开6米长的红色横幅,烫金标语“沂蒙精神耀,青春志愿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背景墙陈列32张活动纪实照片,包含交响乐团演奏、药品分类整理、智能设备教学等场景。社区工作人员向志愿者赠送20份手写感谢卡,其中编号017的卡片写道:“孩子们修的不仅是台灯,更是照亮独居老人的心灯。”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持续6小时,吸引社区136位居民参与。计划将于3月25日前完成首批23名志愿者的技能考核,4月正式启动常态化服务。活动留存影像资料172份,其中4张标志性照片将陈列于社区志愿服务展示厅,作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实践见证。(通讯员 赵晨曦)